第343节(2 / 2)
而同时也不能说这是一名极度熟悉和了解leslie的人写的,因为以我对他的一点了解实在担当不了这种荣誉。
我对他所有的了解,皆源自对我所看过的由他演绎的二十部电影的理解和把握。
而令我尤为惊异的是,他的才华不仅仅只局限在演技方面,他同时竟也是香港粤语流行歌
', '')('<!--<center>AD4</center>-->坛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天才横溢的歌手之一。
这一发现令我觉得由我这样一名专搞影评的人来写一篇关于他的评论实在不太合格,因此,犹豫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我才将此文交给电影双周刊。
二零零三年四月一日晚上,我在英特网上获知了他的死讯,当时略感震惊,但尚算平静,只是在这最初的平静中有一种模糊的悲伤,不知为什么,这种悲伤越来越具体,最终成了一种确确实实的哀痛和惋惜,我的脑海里闪现出他在我最喜欢的一些影片中所扮演的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中的不同的角色。
随后,我进入我加盟了的一个网络社区,看见了我以前的一些学生在论坛里的留言后,那种困扰的感觉有负所望地愈来愈浓烈。有的留言都表达了对他死亡的极度悲痛。
但既使在这个时候,我的情绪都还没有失控,直到我的手机上收到一条文绉绉的留言。
留言给我的是我一个四十五六岁的学生,他是一位高校教师,也是一名诗人,他写道:“我知道生命是怎样的一种负累,要承受的总比能承受的沉重得多,所以,我要祝贺你,因为你知道什么时候向它告别,也知道如何过得纯真且青春,这种纯真,如此纯净,连时光都不敢毁损它。”
至此,深深的伤悲攫住了我,我开始想知道:为什么这个人的生命,这个人的死亡,能够给这么多不同年龄、不同背境的人带来如此的震撼。
好奇心促使我开始研究他。正如我们所见到的,在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中国以及他生长的香港,从来没有其他任何一位国际巨星,无论是其生前还是身后,能受到如此纷杂庞大的注目,围绕着他的,有宠爱,有嫉妒,有批评,也有争议。
某电影杂志向我约稿,要我写一篇对他的评论,为此,我将他演得最好的十部影片的片名编辑出来,仔细对这些片子进行了又观摩研究。
当我做完这一切后,我对他的看法提升到了更高的高度——他是一名“传奇的明星”,是大师中的大师。如果不这样正确评价他,将是一种遗憾。
从“英雄本色”至“异度空间”,我研究了他近二十年的银幕镜头,在他所有的作品里,我竟没有找到一丝过火的演绎。
哪怕是在绝对突出他的影片“阿飞正传”里,尽管他演绎得非常有力度,但仍显示出了极强的自我控制力,给其他人留下了足够的发挥空间。
他没有把舞台当作同行在上面斗得死去活来的竞技场,也没有认为那是一个按势力强弱划分等级的地方,他只把那里作为一个和他人共享的空间。
我们可以在几乎所有的影片里看到他的无私,不管是什么角色,他总是能让其他演员出彩,哪怕那些演员是没什么经验的新人。
他之所以不独占光彩,不是他不能,而是他认识到了电影艺术的共存xi_ng与和谐xi_ng,相信这些特xi_ng对影片的成功至为重要。
他的演技类似于爵士音乐演奏者,他们深谙如何与其他人配合,给他人留出共同演奏,和声以及交流的空间,由此共同创造艺术。
这是相互交流和自我表达的一种创造xi_ng的自发形式.这种令人羡慕的能力不仅是高层次的表演艺术所必需的,而且我们在一些最伟大的表演艺术家们身上都能找到,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