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1 / 2)
('<!--<center>AD4</center>-->康熙爷自己从风霜雨露中厮杀至今,成为王者,而胤礽从一出生似乎就注定了储君尊位,即便有康熙这皇阿玛在旁督导着成长,胤礽二十年来的路,总还是走得太过顺畅,少了些风雨。
沉着以对的应变力、当断则断的魄力,还有作为上位者的王者内蕴、和收放自如的皇家气势等等。
原本踱步快到上书房了,远远看着儿子们端坐听先生讲课,连最小的十四都是聚精会神的模样,康熙却是一眼就瞧见了疑似正在打瞌睡的“胤禛”。
“胤禛”也是端坐着,也是目不斜视看着前方,但是康熙就是知道,这小子准是开小差了,“哼!”带着些不满地哼声,像是怒其不争。
停下脚步,索xi_ng转身往回走了,梁九功跟在万岁爷身后,低头暗笑,这万岁爷又和八阿哥闹上了,瞧,直接向着阿哥所八阿哥的院子去了。
而一众皇子,原以为皇阿玛会来检查功课,憋足了劲儿认真听讲、又不时打着小鼓,心中有些忐忑、也有些雀跃,皇阿玛政务繁忙,能见着的机会本就不多,更别说好好表现自己了。
只可惜,直到先生宣布散学了,也不见皇阿玛的影子,松一口气,却也忍不住流露出一些失望和气馁。
“胤禛”带着小九、小十和十四,按着惯例去额娘处请安,胤禟胤俄早早定了说要一起去给澜母妃问安,然后才去翊坤宫见宜妃,一路上倒是叽叽喳喳挺热闹,“胤禛”也不拘着他们,难为他们一天下来,听课都算是认真的。
自从弟弟们入学,对他们的功课,“胤禛”从来都是紧抓的,那些内容自己早就烂熟于心了,闲来无事,与其像是前世那般烦心去布局夺位,这辈子,“胤禛”打定主意,多花些心思在弟弟们身上,于是,胤禟他们悲催了,然而,去和额娘诉苦,反而又被额娘唠叨教训,不是没有反抗,结果就是屡战屡败,只得屈服于八哥。
不过,不得不承认,有了八哥的督促,即便是皇阿玛突击抽查学业,几个小的都能应对自如,几番下来,更能得了皇阿玛不少夸奖认可,尝到了甜头,倒是不用再怎么死盯着催促,况且还有八哥这个知百事、解万难的哥哥,胤禟和弟弟们是真的学出兴趣、学出斗志来了。
到了澜妃的储秀宫,偏巧了宜妃也在,郭络罗姿瑛xi_ng子爽气,倒也还是个颇为通晓诗书的才女,对儿子的功课也时常问起,卫蔷也颇有兴致地听着十四和胤禟胤俄一起谈起今日的功课,笑着吩咐小厨房准备阿哥们喜欢的点心。
“胤禛”身为哥哥,便担负起了督查考评的责任,弟弟们挨个儿地复述先生讲的课业、论说自己的见解观点,“胤禛”时不时点评总结几句,倒是惹得宜妃频频点头称赞,对着卫蔷羡慕,“阿蔷,我可真是嫉妒急了!你说说,胤禩也就比起胤禟大了两岁,怎的差距就这么大?平日里乖巧懂事不说,连这课业都是顶好的。”
“宜姐姐,你怎么不说,他们俩差了两岁,胤禟是弟弟,在后边儿紧追着,胤禩能不再多努力点吗?做兄长,自然不是那么容易的。”卫蔷知道,自家儿子能有这番表现,绝对是下了苦功夫的,这孩子是个认真的xi_ng子,别看总是一副淡淡的模样,其实xi_ng子倔得很。
卫蔷这话倒也没错,只是,“胤禛”下苦功夫做功课的事儿,那是上辈子了,的确下了狠功夫,否则两世相隔,到如今,那时候先生的课业、皇阿玛的教诲等等,他又如何谨记不忘?
有些东西,怕是几辈子都不会忘了。
“胤禛”听着长辈们谈话,笑笑而已,宜母妃也就开玩笑调侃一句,额娘看似语气轻松,却是很认真地在应对,在额娘眼中,儿子的努力是值得赞赏的,儿子的辛苦是需要心疼的,儿子的成绩是引为骄傲的,儿子总是最好的。
宜妃了解卫蔷的xi_ng子,也自然还从卫蔷的话里听出了对九阿哥的称赞,胤禟或许xi_ng子有些
', '')('<!--<center>AD4</center>-->顽劣,那也是她郭络罗姿瑛宠出来的,但胤禟的优秀,也是继承了她和万岁爷的,的确,儿子总是最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