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1 / 2)
('<!--<center>AD4</center>-->罪名强加到自己头上。
太子,总是好的。
“太子殿下,请自重。”咬牙切齿,一字一顿,“胤禩”这时候连拆了老二的心思都有了,上辈子两人相看两厌,倒竟是该庆幸,逃过前世一劫吗?那么,老四他……咳咳,“胤禩”觉着自己魔怔了。
“我还是喜欢听你唤我太子哥哥、或者二哥,小四,别和我这么见外,永远都不要,否则……”胤礽的语气软软的,可最后那个“否则”二字,显然是话锋急转,yi-n寒森冷。
“胤禩”身子一僵,胤礽又笑了,“放心,你是爷的好弟弟,爷还能拿你怎么办?”怕把弟弟逼急了,胤礽终于放开了双臂,话是森寒的,可胤礽到底是从未有过欺负这弟弟的心思。
“希望太子能时刻记着,是弟弟,只能是弟弟。”此地无银喂,“胤禩”懊恼,脸色一红,看似羞的,实际,自然是被气恼的。
胤礽好笑地瞧着眼前脸红的少年,不再多言。
自小,身为皇太子,身份自然尊贵,有着皇阿玛无上的疼宠,更是其他兄弟不能比拟的。
然而,胤礽心里最暖的,不是来自皇父康熙爷,而是那个明明比自己还要小,却总是一副小大人样的四弟。
没有皇阿玛在身边的时候,也从没有人敢亲近自己,哪怕是当时后宫身份同样尊贵的继皇后、皇贵妃等,一个个都只是远远的笑着,夸奖“太子聪慧”,却从来都吝啬得很。
只有四弟,明明什么都不懂的小年纪,却总是一副看透万事的模样,笑着陪着自己。
皇阿玛很少开口夸赞其他皇子,胤礽却经常得了皇阿玛的称赞,然而,当时年纪小,胤礽不懂得,却没有问,明明自己懂的,四弟都懂,自己不懂的,四弟也懂,为什么,四弟却是很少被皇阿玛夸?
渐渐长大了,看得宫中诸事多了,在皇阿玛的教导下,胤礽也像是四弟那样懂了许多,但是,那个“四弟聪慧”的秘密,胤礽一直埋在心里,就连皇阿玛都不愿意分享。
四弟,就只是自己的四弟,便好。
胤礽记得皇阿玛说过,大清朝的储君,将来是大清朝的帝王,想要什么,便要全力以赴,谁都挡不得路,这天下都将是他爱新觉罗胤礽的。
红色,是喜庆。
胤礽任xi_ng了一回,对着康熙爷推辞了差事,他不介意四弟娶妻,那只能证明四弟已经长大,他也无需再等太久,然而,若是要让自己为他们主持大婚?
胤礽撇撇嘴,抬手灌了一口烈酒。
坐在食观楼的第三层,远远看着四福晋那拉氏的轿子,这叫做凌宁的女孩,胤礽见过,长得文雅隽秀,也不乏满洲姑奶奶的气势,皇阿玛为四弟选这福晋,倒似花了不少心思,自然,听闻这那拉氏xi_ng子极好,想来皇贵妃是尤为看中她的“贤惠”,想到这里,胤礽不由嘴角流露出丝丝嘲讽。
“胤禩”的大婚之礼,自然热闹。
这新出炉的四贝勒,向来是太子爷的心腹兄弟,太子爷在朝中,有着康熙爷纵容,太子党正如日中天,再有佟家也是不可忽视的,这好些年,人家佟国老的女儿未有帝后之名、却不亚于国母之实。
皇贵妃至今没有诞下亲子,所以,四贝勒,也算是万岁爷的半个嫡子。
太子借口并未出席,却并不影响四贝勒府的喜庆气氛。
大阿哥、三阿哥这两个已经大婚了的长兄,得了皇阿玛和皇贵妃的嘱咐,要帮着新婚的四弟挡挡酒,毕竟,虽然皇子身份尊贵,也难免还有一些皇家宗亲长辈和爱闹的堂兄表兄世兄之类的来劝酒。
前世八爷千杯不醉,偏偏今生摊上个不胜酒力的身子,愣是沾酒就脸红,几杯就能倒,都十几年了,这酒力还真就练不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