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云南旧事(一)(1 / 2)

源自於武威段氏的段氏皇室,能够在大理立国,除了自身实力和机缘巧合外,更重要的也是爨家內部不寧。

爨姓嫡庶之爭外加改为寸姓的爨氏族人三足鼎立闹得不可开交,才让武功盖世的通海节度使段思平有机可乘,最终建立了大理国。

大理段氏气候已成,元气大伤的爨氏诸脉只能捏著鼻子认了段氏为皇族,这倒也促进了爨氏诸脉在暗中的再次合流,但毕竟底蕴已经大不如前,但在云南一带的影响力依旧强大。

即便是到了后世的2025年,仅是大理一地超过七成的银饰交易均为寸家所有。

相比高、杨二家在后世的影响力,爨氏的这点资源就不值一提了。

明清两朝云南共出了两百多名进士,其中泰半都是杨家人,算上杨家姻亲,那就更是门庭显赫了。

进入21世纪后,作为传承千年的云南四大汉脉,已经改宗为墨江段氏的大理段家比起在政、商、学、艺各界均有杰出代表的杨、高、爨三家真就是相形见絀了。

南詔尊圣二年(929年),杨干贞夺赵善政之位,建大义寧国,改元兴圣。其弟杨詔指段思平有帝王之相,疑惧之下杨干贞下令追杀段思平,段思平因到秀山神祠占卜得到启示,藏匿在自己舅父部族中。会善政臣守高方和段思平关係密切,派段思平之弟段思良和军师董迦罗前来加以保护。

南詔兴圣元年(930年),杨干贞的位置被其弟杨詔所篡,杨詔得位后,改元“大明”。段思平隨即向东方的黑爨三十七蛮部借兵,会於石城,以董迦罗为军师进攻南詔,所向皆克,遂进攻大理。杨詔兵败自杀,杨干贞知道兵败消息后弃城而逃,为段思平军所擒,大义寧国灭亡。

南詔大明七年(937年),段思平即位,改国號“大理”,建元文德,仍定都羊苴咩城。段思平建立大理国后,厉行改革、励精图治、发展生產,著手建立新的封建秩序,大理国的生產、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944年,段思平在邓川视察农业的时候去世,其子段思英继位,改元文经。

文经二年(946年),段思平之弟段思良联合相国董迦罗发动政变,逼段思英退位出家。段思良在大理政权建立过程中出过不少力,颇有功劳,在段思平在位期间他也颇受信任,是王族中的实力人物。他逼侄逊位后,成为大理第三代皇帝,改元至治,在位6年。从此大理皇位的继承由段思平一系转到了段思良一系。

951年,段思良去世,諡號圣慈文武皇帝。子段思聪立。段思聪时期,迅速膨胀起来的高氏已经取代董氏,成为朝政大权的实际控制者。段思聪在位17年,用过三个年號,明德、广德、顺德。

960年,宋朝建立,开宝元年(968年),大理致书宋朝廷,要求通好。

开宝二年(969年),段思聪卒,子段素顺立。同年,大理东部发生边乱,延眾镇长宗奇、求州首领代连弄兔,攻陷糜乃等三邑,段素顺派都统、长皇叔、布燮段子標,都监三军、礼乐爽、长駙马、布燮段彦贞等统军平定边寨,诛代连弄兔等,同时討伐了郎羽、阿房、田洞,会集三十七部首领在石城(曲靖)会盟、颁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