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杨澜访谈(2 / 2)

“我更希望我的歌,是在深夜陪伴某个人,是在旅途中成为背景,是在某个瞬间击中人心。”

接著,他语气温和、但坚定道:“我不想为了『出现』而出现,那是对自己、也是对歌迷的敷衍!”

这番话引得杨澜不禁赞同的点头,她端起咖啡杯尝了尝。

隨后,杨澜接著替他的歌迷询问:“这个理念我非常理解。但歌迷的渴望也很真实。

“有考虑过,保持创作节奏的同时,用其他方式回应他们的热情吗?”

“当然!”

刘启峰毫不犹豫,带著一丝微笑,语气从容自信:“或许有歌迷了解到,我还是一名北影导演系的学生。

“藉此机会,也向大家透露,我目前已经在准备自己的电影,这也是我在学习和尝试的平衡。

他用著深沉的语气缓缓说道:“电影,是另一段人生的艺术,它能让人体验到不同的人生经歷和情感。

“这也是我这个年纪最欠缺的东西,因此,筹备电影这期间也让我受益良多。”

“同时,我也承诺,会努力把线上互动做得更用心、更有內容。”接著刘启峰语气认真承诺道:

“也许分享一首新歌的雏形,聊聊最近听的歌。虽然隔著屏幕,但诚意和音乐本身是真实的。”

“[诚意和音乐本身是真实的]——这句话很打动我。”杨澜不禁微笑称讚道:“你的音乐里总有超越年龄的沉淀和通透。”

“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仿佛已经经歷过很多。这种特质是否也影响了你对待曝光和创作的態度?”

听到这个问题,刘启峰想了想,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伸手拿起一旁桌子上一个造型独特的金属书籤,上面似乎有古老的纹路:

“杨澜老师,你看这个。时间会冲刷掉很多东西,留下的往往是最坚硬、也最本真的內核。”

“有时候,经歷过喧囂和浮华,反而会更清楚什么值得紧紧抓住,什么应该轻轻放下。”將书籤放回原位,刘启峰语气平静而深邃:

“对我来说,抓住的是音乐、是电影,放下的是不必要的『干扰』。我相信,真正懂我的人,会理解这份选择。”

杨澜:“最后,有什么想对一直支持你、可能正在为『见不到你』而有点小抱怨的歌迷朋友们说的吗?”

刘启峰面对镜头方向,笑容温暖而真诚的说道:

“亲爱的歌迷朋友,谢谢你们的等待。请相信,每一次『消失』,都是为了带著更好的作品而来。”

“我不是在远离你们,我只是在以我的方式,更深地走向音乐,也走向你们的心。”

“关注我的音乐,关注我的线上分享,我们在音乐世界里,从未分开不是吗!”

这期被歌迷们瞩目的《杨澜访谈录》经过加急剪辑后,立刻在当晚的电视上播出。

隨后,刘启峰在节目中拋出『专注创作、打磨作品』的【艺术家】人设,引得网际网路的反响如海啸般席捲而来:

【韩涵:“刘启峰把『不常露面』塑造成一种稀缺资源和艺术家特质,关注他的人反而更期待他每一次精心准备的亮相,神秘感拉满。作品永远会替他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