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天才值得破例(1 / 2)

2006年7月1日,洛杉磯华纳兄弟总部沐浴在加州的骄阳下。

经过长达2个月的筹备,全球娱乐媒体终於迎来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发布会。

总部大楼前铺著200米长的红毯,两侧矗立著《超体》的投影与《飞屋环游记》的七彩气球装置,科幻与童话的视觉对撞引得路人频频驻足。

能容纳800人的发布会现场座无虚席。bbc记者注意到,除了常规的娱乐媒体外,《时代周刊》经济版和《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记者也出现在席间。

巨大的环形led屏幕上,循环播放著两部电影的先导概念片。

《超体》在量子空间解构物质,而《飞屋》里漂浮的房屋正掠过安第斯山脉的云海。

华纳首席內容官凯萨琳·甘迺迪身著银色套装登台:“欢迎见证华纳兄弟、迪士尼与彭磊工作室的歷史性联姻!”

隨著她的话音落下,舞台后方突然裂开,三块悬浮平台载著主创团队缓缓降落。

彭磊身著山本耀司设计的黑色暗纹西装,左胸別著中国传统的云雷纹胸针,在聚光灯下泛著哑光。

《好莱坞报导》的资深记者马克·霍尔,还没到第提问期间,就率先发问。

“彭先生,这是好莱坞百年歷史上首次出现两大巨头共同投资一个导演。您如何平衡这种量级的商业压力与创作自由?”

彭磊调整了下同声传译耳机,“在《超体》里,华纳允许我保留脑洞大开的r级设定,包括一段7分钟的意识流量子纠缠戏。”

他转头看向华纳ceo大卫·扎斯拉夫,“而迪士尼的动画工程师们,为《飞屋》研发了全新的流体渲染技术。”

这时大屏幕適时播放出测试片段,十万个气球在暴风雨中飞舞,每颗气球的光影反射都精確到像素级。

《综艺》副主编艾玛·托马斯敏锐地捕捉到关键点:“罗伯特先生,迪士尼向来对合家欢ip把控严格,为何会破例让外部导演执掌?”

迪士尼ceo罗伯特·艾格微笑屏幕上面正循环播放一段30秒的《飞屋》分镜。

“天才值得破例。上周的內部討论会上,当看到卡尔爷爷用气球房冒险旅行时,我们的首席创意官当场哭了。”

台下顿时响起善意的笑声,彭磊补充道:“其实两部电影有个共同主题,关於人类如何突破物理与心灵的桎梏。”

他身后的屏幕突然分裂成两半:左边是《超体》里女主穿越时空的手指,右边是《飞屋》中升腾的彩色气球,两者竟在画面中央完美交融。

……………

《超体》首曝概念预告,量子失控,城市崩塌。大屏幕切换,全场灯光暗下,《超体》的首支概念预告震撼释出。

画面始於一废弃毒品实验室,专家们正在测试新型毒品。

主角露西(尚未官宣演员)因过量吸食,细胞在毒品侵染中开始解构重组,她的瞳孔浮现出量子纠缠態的微观纹路。

隨著能力觉醒,她逐渐能操控物质、扭曲时空;墙壁如液体般流动,子弹在空气中凝固,甚至整座城市的建筑在微观层面崩塌,化作无数悬浮的原子尘埃。

最后一幕,露西站在城市废墟中央,抬手间,时间倒流,崩塌的摩天大楼如拼图般重组。黑屏,字幕浮现。

“《超体》——当人类突破物理的极限”。

项目信息隨后公布:

导演/编剧:彭磊

投资额:4000万美元(华纳影业&中影集团、彭磊工作室联合出品)

分级:r级(硬核科幻,含高概念科学设定与暴力场景)

《帝国》杂誌记者杰森·沃克难以置信:“这真的是4000万美元能拍出来的效果?!”

彭磊解释道:“我们採用了全新的实时渲染引擎,將特效製作效率提升40%,节省了近1000万美元成本。”

他进一步透露,“剩下的预算全部投入实景拍摄和科学顾问团队;我们聘请了cern(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量子物理学家全程参与剧本修改,確保每一个设定都有理论支撑。”

华纳ceo大卫·扎斯拉夫补充:“《超体》不是传统的超级英雄电影,它更像一场科学狂想曲。彭磊的剧本让我们想起了《黑客帝国》的哲学深度,但更具实验性。”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