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三千块砸出科技帝国第一块砖(读者意见改写版)(1 / 2)

第4章。庙街首战!三千块砸出科技帝国第一块砖

清晨五点,张德的骨节砸在地板上,第300个伏地挺身震得铁皮屋顶簌簌落灰。光膜力量条跳至6.5,右肩旧疤隨著肌肉收缩泛出淡红——那是昨晚兰桂坊刀伤的馈赠。叶玉卿送的两千块港幣压在《古墓探险》样报下,报纸油墨混著跌打酒的味道,在晨光中发酵成奇特的希望。

“叮——力量+0.5(7.0/30)”

他扯掉绷带,露出结痂的伤口。镜中胸肌轮廓如刀刻,比三天前厚了至少0.3厘米,这意味著能单手拧开摩托罗拉主板的螺丝——那是组装星河手机的关键步骤。

蛇皮袋里的三百块硌著大腿,张德踩著露水走进深水埗。南昌街的电子铺刚卸下木板门,永发陈阿伯正在给焊锡枪通电,松香味道裹著昨夜暴雨的潮湿扑面而来。

“后生仔,又要拆件?”阿伯吐掉牙籤,盯著张德手臂的结痂,“昨晚兰桂坊很威啊,明达的人在找你。”

“明达?”张德挑眉,这个未来的手机仿品巨头,竟这么快注意到他。

“是啊,”阿伯压低声音,“他们给新义安塞了钱,说你抢了他们的改装生意。”

“威不威看今天。”张德拍出两百块,“三块1987年芝加哥產的3200主板,电容要三洋1988年的老货。”

阿伯摇头嘆气:“你真要改gsm?北约的淘汰设备都比这靠谱。”

“巧了,我这儿有个宝贝。”张德摸出从黑市淘的军用通讯模块,金属外壳刻著“nato1985”字样,“用这个改,信號能穿透三栋写字楼。”

回到阁楼,阳光从铁皮缝隙漏下,在工作檯上织出金色网格。张德戴上放大镜,镊子夹起鋰鈷氧化物电芯——这是从瑞士进口电子表拆的,1985年曾用於美军对讲机。焊锡丝碰到电路板的瞬间,光膜亮起:“智力+0.5(6.0/30)”

三个小时后,第一台星河1號改装机成型。摩托罗拉3200的旧外壳下,藏著比原版轻150克的机身,信號强度比原版高12db。他在外壳刻下“shirley杨”简笔画,想起叶玉卿昨晚的话:“要是印上我的英文名,能多卖五百块吧?”

下午三点,庙街的石板路被晒得发烫。张德支起木板摊位,两台改装机摆在红布上,叶玉卿的签名海报立在旁边。穿西装的白领王生停下脚步,目光落在“shirley杨定製版”字样上:“这手机壳的弧度,像保时捷设计的跑车。”

“眼光不错,”张德递上手机,“德国红点奖评委看了,都得说句超前。”

王生拨通尖沙咀的电话,听筒里立刻传来妻子的声音。他掏出支票簿:“给我来一台,公司採购十台当礼品。”

“大佬!”昨晚兰桂坊的小青年挤进来,脖子上掛著金炼子,“社团兄弟都想要带樱標誌的!”

张德摇头:“定製版只给vip,你买普通版,我送你叶玉卿签名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