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双生花绽放(1 / 2)
双生绽放
1991年1月1日,深水埗电子市场的新年第一炮在“天辰电子”门前炸开。红地毯从生锈的铁门框延伸到临时搭建的舞台,张德穿著笔挺的中山装,袖口別著陈玲连夜赶製的“天辰核心”袖標——金属质感的蚀刻標里,shirley杨的星图与电路板纹路交织。
“我宣布,天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陈玲握著鎏金剪刀,红色披风在风中扬起,露出內搭的星河科技t恤。剪彩台上,电子元件拼成的“天辰”logo闪烁著led灯光,每个电阻对应漫画中的重要场景:1990年6月1日试產、9月旺角走私商入股、12月松下技术授权。
老金穿著西装站在股东席,新义安的纹身被袖扣巧妙遮盖:“以后旺角的报摊都会摆天辰的漫画,弟兄们送货时顺道铺货。”他拍了拍张德肩膀,压低声音,“摩托罗拉上周找过我,说要三倍价格买你的专利。”
“告诉他们,”张德望向台下举著试產机的中学生,“天辰的专利是焊在漫画里的,撕下半页纸,技术就会失灵。”他知道,老金的安保协议让零件运输成本降低40%,而漫画发行网络正在成为另类供应链。
一、文化与科技的??(第一天)
二楼的漫画编辑部里,山田工程师正在看陈玲的新分镜:shirley杨在东京铁塔下使用星河2號手机,背后是松下晶片的特写。“我们准备在《周刊少年jump》开专栏,”陈玲递过日文版原稿,“yuki的角色会带著松下电容穿越时空。”
山田的翻译器发出机械音:“松下愿意预付500万日元版权金,条件是星河手机在日本首发时,內置yuki的语音导航。”他指著分镜中晶片的擬人化设计,“这种技术萌化策略,正在改变日本电子业的营销逻辑。”
张德在楼下签署电子业务与文化业务的协同协议,笔尖划过“技术授权互惠条款”:天辰文化获得星河科技15%股权,而电子铺每卖出一台手机,就赠送一本漫画增刊。他忽然想起1990年6月那个焊枪与分镜交辉的夜晚,现在终於让两个业务像电路板上的电容与电阻,形成稳定的共振电路。
二、明星效应的初现
中午的庆功宴上,叶玉卿穿著定製的星河主题礼服,胸口的“天辰核心”吊坠由首块试產电路板熔铸而成。tvb的摄像机对准她:“叶小姐,听说您將在天辰文化的首部动画中配音?”
“我为yuki配音,”她举起星河2號原型机,背面蚀刻著“y.y.q”缩写,“这个角色既是工程师,也是探险者,就像天辰文化——左手画分镜,右手焊电路。”
台下,九岁的范冰冰跟著母亲来送贺礼,攥著陈玲的签名漫画不肯鬆手。叶玉卿忽然招手:“冰冰要不要试试配音?yuki有个妹妹角色,说不定十年后由你来演。”小女孩的眼睛亮起来,母亲连忙递上修改过的简歷——出生日期已经悄悄改成1986年。
三、供应链的暗线编织
下午的股东会议在电子铺阁楼召开,深圳代工厂厂长带来新消息:“摩托罗拉在华强北散布谣言,说我们的手机会爆炸。”他打开行李箱,里面是被恶意拆解的试產机,“但我们发现,他们的工程师在研究我们的电容布局。”
张德翻开专利文件,最新申请的“文化符號抗干扰结构”已经通过审核:“把陈玲的新分镜印在电路板上,每道纹路都是专利保护的一部分。”他指向显微镜下的焊点,shirley杨的髮丝纹路与电容引脚完美重合,“现在,拆我们的手机,就是撕毁漫画原稿。”
老金的手指敲打著財务报表,漫画版税收入已经占到公司流水的35%:“我在尖沙咀的夜总会装了二十台星河手机,点歌系统直接连到漫画伺服器。”他忽然笑道,“弟兄们现在不说『去劈酒』,改说『找shirley杨导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