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1994年的腾讯+百度+阿里+大疆(1 / 2)
(1994年1月15日·港岛深水埗)
张德盯著值班室墙上的掛钟,指针指向凌晨四点十七分。雨水敲打铁皮屋顶的声音渐弱,手腕上的旧手錶链还沾著昨夜的雨水,表扣处的0.3mm间隙里卡著半片杀手的战术服纤维。他摸出黑色笔记本,1990年代的泛黄纸页上,2025年的网际网路图景正隨著记忆逐渐清晰。墨水在纸页上晕开,他忽然想起2025年在硅谷见过的谷歌总部,玻璃幕墙映著蓝天白云,而此刻的自己,正蜷缩在港岛深水埗的铁皮屋里,用铅笔在坐標纸上画下第一个网际网路雏形。
拨號时代的搜寻引擎雏形:当bbs成为“星河黄页”
“2025年的人用『谷歌』找信息,1994年我们有bbs论坛。”张德的铅笔尖在纸上戳出小坑,窗外的探照灯掠过铁皮文件柜,在“星河幣网”的论坛架构图上投下晃动的影子。他想起2025年的搜寻引擎算法,却只能用1993年的笨办法:“小陈,把每个节点的地址、交易类型、信用分整理成表格,像图书馆的卡片目录那样分类。”
实习生小陈揉著眼睛推门进来,怀里抱著37张软盘,每张都標著不同节点的名称:“德哥,汉堡节点说他们的二手电脑交易区每天新增20笔记录,俄语区的暗网用户开始用星幣换军用晶片了。”张德点头,指著墙上的世界地图:“在论坛首页加个『节点黄页』,按地域分七大区,每个区再按行业细分——电子元件、黄金、农產品,就像把九龙城寨的商铺按街道编號。”
他忽然想起谷歌的pagerank算法,却只能用最原始的交易量排序:“给每个节点算『区块热度』,交易笔数越多,排名越靠前。再让阿芳阿姨的翻译组给每个节点写简介,比如『杜拜黄金节点:24k金实时锚定,三洲金库同步』——这就是我们的seo。”小陈似懂非懂地点头,铅笔在笔记本上记下“区块热度=交易量x节点存活天数”。
电子表作为流量入口:钢印即id的超前布局
手腕上的旧手錶链突然硌到桌面,张德盯著电子表设计图,表背的“ljx-01”钢印清晰可见——那是黎珈心同款的缩写。2025年的智慧型手机靠指纹解锁,而1994年的他们有钢印:“每只电子表的钢印就是用户id,表链里的软盘碎片是登录密钥。”他画下一个软盘插入电脑的示意图,旁边標註:“用户把表链软盘插入3.5英寸驱动器,输入钢印前6位,就能登录星河幣网。”
技术限制如潮水般涌来:1994年的电脑没有usb接口,只能靠软盘传输数据。但张德记得2025年的物联网概念:“在电子表里装微型晶片,把钢印编號转化为16位二进位码,就像后世的mac地址。”他叫来硬体组的老王:“把晶片藏在表链的第3个连结处,用0.2mm的鈦合金保护,比黑客的手术刀还薄。”
“註册即送10星幣,用黎珈心的签名做新手礼包。”张德想起2025年的网际网路大厂补贴策略,“让星河影业拍个教学视频,教用户用钢印登录——就像后世的tiktok教程,不过我们用录像带在tvb播放。”小陈在旁插嘴:“上周黎珈心的gg让电子表销量涨了30%,用户都说『买表送上网钥匙』。”张德笑了,明星效应就是1994年的流量密码。
分布式电商平台构想:走私船就是物流网
“亚马逊用云伺服器,我们用走私船和无人机。”张德的铅笔在纸上画出三个重叠的圆圈,分別標註“杜拜黄金库”“奈洛比咖啡豆仓”“汉堡电子元件区”。新义安的李哥刚从维港码头回来,带来走私船的航次表:“每周三班船到中东,两班到非洲,比邮局快三倍。”
“每个节点既是仓库也是伺服器。”张德指著地图上的红点,“用户在星河商城下单,系统自动匹配最近的节点——买黄金选杜拜,买晶片选汉堡,买咖啡豆选奈洛比。”他忽然想起2025年的区块链溯源,“在每个货物包装里塞软盘,记录运输路线和节点签名,就像后世的物流追踪码。”
“用星幣支付,双幣记帐显示黄金重量。”他想起中东商人的习惯,“买家收到货后,在论坛『敲钢印』確认——按表背钢印在软盘上刻三个点,代表好评。”老王提出疑问:“非洲的节点没有电脑怎么办?”张德指向墙角的联想电脑:“把確认程序预装在援助的联想电脑里,用斯瓦希里语写提示——『按f3敲钢印,星星越多,下次交易手续费越低』。”
社交网络的软盘版:明星节点就是个人主页
工藤静湘的樱表海报贴在值班室墙上,张德盯著海报上的钢印编號“k-1994”,突然想起2025年的instagram:“每个明星代言的节点就是一个社交帐號,粉丝用星幣『打赏』,兑换签名钢印或限量表款。”他画下一个软盘形状的页面,上面有松岛菜菜子的东京节点动態:“今日樱钢印交易127笔,新增3个大阪节点连结——这就是我们的『节点动態』。”
“让粉丝在论坛给明星节点留言,每条留言消耗1星幣,转化为节点信用分。”张德想起脸书的点讚功能,“开发三个钢印表情:笑脸、哭脸、星星,刻在软盘边缘的凹槽里——用户用蚀刻针戳凹槽,就能发表情。”小陈忍不住笑出声:“就像用凿子在石头上刻表情,黑客论坛的人肯定喜欢。”
更妙的想法涌来:“把节点操作员的日常写成『区块日誌』——马赛族猎人用星幣换药品的故事,杜拜金匠刻钢印的视频(当然用软盘存储),放在明星节点页面。”张德敲了敲铝製窗框,“这就是1994年的ugc,比youtube早15年。”
技术瓶颈的破局点:无人机编队当“空中缓存”
谢尔盖从曼谷发来的传真躺在桌上,无人机“萤火虫3號”的续航提升到45分钟,载重增加到3张软盘。张德盯著无人机的木质螺旋桨设计图,想起2025年的边缘计算:“在新加坡、香港、杜拜设三个『空中中转站』,让萤火虫每天往返,专门传高频交易数据。”
“就像后世的cdn加速,我们用无人机做『空中缓存』。”他画出无人机编队的飞行路线,“每架萤火虫携带10张软盘,早上从香港起飞,中午到新加坡,下午到杜拜,晚上返回。高频交易数据先存在中转站,每周匯总到港岛总部——这样欧洲用户的交易確认时间能从72小时缩到12小时。”
老王提出关键问题:“信號干扰怎么办?”张德指向墙角的收音机:“用1987年的军用频段,每个无人机的螺旋桨转速对应不同频率——1200转是汉堡节点,1500转是杜拜节点,就像给数据上不同的船。”他忽然想起昨夜的杀手事件,“再给无人机装微型钢印传感器,遇到异常信號自动释放干扰烟雾——用蚊香片改装,烟雾能干扰红外瞄准。”
暗网与合规的双面布局:钢印就是洋葱路由
明达科技的標誌在晨雾中若隱若现,张德想起2025年的暗网市场“丝绸之路”,却决定走双线战略:“表层做『星河黄页』,给合法商人用,查节点地址、信用分、交易记录——就像阿里巴巴的诚信通。”他画出表层页面的草图,“需要营业执照才能註册,用电子表钢印做企业id。”
“深层保留『黑客之眼』论坛,暗网用户用钢印密码进入——每个钢印对应三重加密:第一层是明星生日,第二层是节点坐標,第三层是base64编码的交易金额。”他想起昨夜杀手用的俄语摩尔斯电码,“在表层放诱饵数据,比如虚假的深圳节点地址,真正的核心节点藏在电子表的微型晶片里——每个晶片有16个备用地址,就像后世的洋葱路由,层层包裹。”
“再开发『钢印混淆器』,把交易数据拆成三份,分別由三艘走私船运输,到目的地再拼合。”张德敲了敲铁皮文件柜,“明达的黑客就算截获一份,也拼不出完整信息——这就是1994年的分布式加密。”
人才与时代的齿轮:土味团队的超前训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