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玄武岩的秘密与听证会风暴(2 / 2)

“老黄,把频率调成《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低音鼓部分!”张德按下播放键,低音鼓的轰鸣通过扬声器传出,“当年东德间谍用这招干扰北约雷达,今天咱们用来对付明达的机械臂!”

济州岛海域,明达操作员的对讲机突然爆发出刺耳的电流声。五號机械臂的液压管因失控爆裂,银色液压油在海水中形成巨大的云雾——这场景与第45章中张德的预判完全一致。陈启明在首尔总部砸烂对讲机,却听见电话里传来张德的声音:“陈先生,1994年的声纹战,不是靠钱就能贏的。”

此时,老黄的bp机震动,显示暗网节点遭攻击。张德打开临时搭建的量子抗性伺服器,发现攻击代码中夹杂著1080hz声纹波形——这正是第45章中殖民密令的核心频率,说明攻击者与殖民地势力存在关联。

立法局听证会的双重陷阱

下午三点,立法局议事厅。英籍技术专员出示第45章中提到的密令影印件:“根据《殖民地防务法》,声纹技术属於王室財產,张德先生涉嫌非法持有。”

张德站起身,从口袋里掏出三个软盘——这些看似普通的存储介质,实则是用第45章中全智嫻打捞的“岩石声纹数据”偽装的陷阱:“专员先生,您確定要在港岛公开殖民时期的人体声纹实验数据?”

会场突然安静。周寻適时播放一段录音,內容是1974年皇家科学院会议记录:“为测试声纹武器,我们在越南战俘身上进行了1080hz频率实验,存活率37%。”录音中的英式英语带著明显的殖民官僚口音,与第45章中全智嫻父亲笔记的时间线完全吻合。

技术专员脸色惨白,伸手去抢软盘,却被张德按住手腕——力量属性40的握力让对方手腕发出咔嚓声响。“更有趣的是,”张德调出明达济州岛机械臂的实时画面,“他们正在用同样的频率敲击玄武岩层,可能会引发海底地震——这是贵国军方1990年禁止的『声波地质改造技术』。”

公海建国的技术伏笔

夜幕降临时,港岛实验室收到华虹的紧急密报:洛克菲勒財团联合三井物產,要求全球半导体厂商断供星河科技。张德盯著传真上的“硅片断供”字样,突然想起第45章中老黄提到的“2μm晶片生產线”——那是他根据2025年记忆提前布局的关键技术。

“启动华虹b计划,用声纹蚀刻替代光刻。”张德在黑板上画出声纹蚀刻的原理图,“1974年殖民科学家已发现声纹共振能刻蚀硅片,咱们只是把理论变成现实。”

全智嫻在护士的搀扶下走进实验室,耳后血跡已止住,眼神却异常清醒:“我父亲的笔记里提到,声纹共振的关键是『质能方程的声学等效』。”她举起石墨吊坠,吊坠裂纹中渗出微弱的蓝光,“或许这就是打开2μm晶片技术的钥匙。”

张德突然想起第45章软盘里的《质能方程声纹验证方案》,迅速在算盘上计算共振频率——这把1970年代的计算工具,此刻正在为21世纪的晶片技术提供解决方案。当算珠停在“1080hz”时,实验室的示波器突然显示异常波形,仿佛远古力量正在回应这个跨越三十年的技术对话。

三重危机叠加

凌晨一点,维多利亚港的雾笛突然变调。声吶监测显示济州岛海域出现7.2级海底振动——明达的机械臂在失控状態下持续撞击岩层,引发了小规模海底地震。张德抓起卫星电话,却发现所有通讯频段都被干扰,只剩下一个熟悉的声纹频率在耳边迴荡:“张德先生,白厅劝你放弃声纹技术,否则......”

话音未落,实验室的电力系统再次瘫痪。老黄举著手电筒衝进来说:“暗网节点算力暴跌60%,镰刀组织的攻击带著王室徽章的声纹特徵!”

全智嫻突然指著窗外,只见三艘掛著米字旗的军舰正驶入维多利亚港——那是第45章中殖民势力的终极威慑。张德握紧拳头,旧疤传来刺骨的疼痛,这是他从2025年带回的记忆中最清晰的警示:1994年的港岛,技术突围与殖民博弈,將决定公海建国的第一步能否迈出。

周寻突然递来一份文件,標题是《星河科技与全智嫻商业合作契约》——这是第4章中“科技联邦”的首个同盟协议。契约下方,全智嫻的签名旁印著声纹波形,与第45章中软盘里的殖民数据形成微妙呼应。

远处的军舰甲板上,探照灯照亮实验室外墙。张德在契约上籤下名字,笔尖划破纸面,仿佛划破了1994年殖民时代的最后一层窗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