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我的海岛谁也抢不走(1 / 2)
波音747的引擎声嗡嗡作响,22岁的张德盯著舷窗外的云海,手指无意识地摩挲著西装袖口——那里藏著18岁走私计算器时被刀片划伤的旧疤。身旁的周寻(20岁)抱著星河3號手机睡得正香,手机壳上贴著工藤静香的樱贴纸,在机舱灯光下泛著微光。
“张总,”老黄(45岁)从经济舱挤过来,bp机在掌心震动,“洛克菲勒財团联合伦敦律所,准备在听证会上指控我们『非法获取王室技术』。”他压低声音,目光扫过周围乘客,“他们甚至找到了1974年实验的『倖存者』。”
张德揉了揉太阳穴,翻开笔记本。泛黄的纸页上贴著1990年深水埗电子铺的照片:18岁的自己蹲在柜檯后,面前摆著拆开的casio计算器,身后是堆积如山的走私零件。“让谢尔盖把东德论文翻译成英法双语,”他用钢笔圈出论文標题,“另外,联繫模里西斯驻美大使,就说我们的太阳能电站能解决他们30%的用电缺口。”
周寻突然惊醒,手机“啪嗒”掉在地上。“梦见无人机被击落了,”她捡起手机,屏幕显示星网论坛的实时留言:“香港网友@深水埗阿强:张总加油,电子铺全体兄弟凑钱买了100枚星幣!”
张德笑了笑,接过她手中的电脑。论坛上,莫斯科黑客正在直播破解明达的加密文件,东京少女用声纹技术改装了家用门铃,模里西斯港口工人在货柜上喷涂“xh-1994”的標誌。“看到没?”他轻声说,“科技的力量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飞机降落在甘迺迪机场时,夕阳正染红曼哈顿的天际线。张德望著窗外的自由女神像,想起2025年记忆中她被星河无人机群环绕的画面。周寻突然拽了拽他的袖子:“快看!”
机场外,上百名华人留学生举著標语:“星河科技,华人之光!”“22岁,让世界看见!”工藤静香的日本后援会甚至送来了樱束,卡片上写著:“期待见证科技樱的绽放。”
深夜,张德在酒店房间收到匿名快递。打开纸箱的瞬间,他瞳孔微缩——里面是半截声纹炸弹残骸,金属表面刻著“m-0712”的字样。与此同时,星网论坛弹出红色警示:“星幣暴跌30%!华尔街神秘帐户大规模拋售。”
联合国海洋事务司会议厅內,水晶吊灯在头顶闪烁。22岁的张德站在听证席,藏青色西装笔挺,右肩的旧疤透过衬衫隱约可见。英国代表威尔逊议员(55岁)坐在台下,眼神阴冷如刀。
“首先请张德先生陈述主权主张。”司长阿南德(60岁)的声音带著南亚特有的温润。
张德掏出1990年的商业登记证,展示给全场:“这是我在香港深水埗开设的电子铺执照。四年里,我们从改装计算器起步,”投影屏幕切换到1992年的实验室画面,19岁的张德正在蚀刻第一块声纹晶片,“到今天能在公海建立可持续科技基地,靠的是无数个熬夜研发的夜晚。”
模里西斯代表拉杰什(50岁)起身鼓掌:“我亲自考察过新岛的太阳能电站,他们用二手汽车电池改装储能系统,用可乐罐製作集热器。这不是军事前哨,而是人类创造力的奇蹟!”
威尔逊议员冷笑一声:“司长先生,我们质疑一个非政府组织的技术能力。声纹技术如此复杂,岂是一个年轻人能掌握的?”
张德看向周寻,她抱著木质展示盒走到台前。“声纹锁的原理很简单,”他用镊子夹起工藤静香樱表的钢印样本,“就像钥匙开锁,每个人的声音都有独特频率。这朵0.05mm的樱里,藏著工藤静香的声纹密码——”他对著錶冠轻念日语“樱”,表盖应声弹开,露出里面的星幣存储晶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