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数据暗战:鋰电池配方与生物密钥的双重防线(1 / 2)

第91章数据暗战:鋰电池配方与生物密钥的双重防线

港岛总部的鋰电池实验室里,李馥珍的指尖在培养皿边缘敲出急促的节奏。1994年的她刚从首尔大学材料系毕业三年,发尾还带著三星电子实习时的化学药剂气味,白大褂口袋里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著2025年鋰电池技术的零星碎片——当然,这些“灵感”都被她归为在图书馆偶遇的神秘资料。

“德哥,电解液的纳米金刚石配比还是不对。”她指著显微镜下紊乱的分子结构,腕间“l-1991”的微雕编號隨著呼吸轻轻起伏,“索尼的18650电池已经量產,咱们的增强型却总在充放电时出现晶枝刺破隔膜。”

张德凑近观察,视网膜投影自动调取2025年看过的《鋰电池安全技术白皮书》。李馥珍的握力数据突然闪现——25kg,比周迅高2kg,正適合操控精密滴定管。“试试把金刚石颗粒的稜角磨圆0.01微米,”他调出机械虫群的动態记录,“就像你在三星实习时研磨电极片的手法,减少颗粒对隔膜的物理损伤。”

机械虫群嗡嗡作响,將李馥珍手持滴定管的每个动作转化为压力数据流。当她再次滴入电解液,显微镜下的金刚石颗粒边缘浮现出极细的圆弧——那是她三年前在实验室反覆练习的“李氏研磨法”,每个颗粒的稜角角度,都对应著她腕部发力时的肌肉记忆。

“成了!”李馥珍的眼睛亮起来,培养皿中的电解液在灯光下泛著细碎的金光,“这样的颗粒分布,应该能把晶枝发生率降低30%。”她抓起实验日誌,用钢笔在“纳米金刚石改性”条目下画了个五角星,“下周就能送去莫斯科工厂试產。”

突然,实验室的防爆门被重重撞开,负责网络安全的小陈抱著笔记本电脑衝进来,额角的汗珠顺著下巴滴落:“德哥,明达的黑客正在攻击咱们的生物数据中心!他们盯上了陈慧琳的舞蹈动作数据和蒋勤勤的步態密码!”

李馥珍的手猛地收紧,滴定管在培养皿边缘留下一道细密的划痕。张德的视网膜投影瞬间切换成数据中心的三维模型,红色警报在陈慧琳的数据分区疯狂闪烁。“启动莲密钥防御系统,”他的声音冷静得像实验室的恆温箱,“用蒋勤勤在莫高窟採集的风沙声纹作为防火墙密钥。”

小陈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嘴里喃喃自语:“他们怎么知道数据中心的入口地址?难道有人泄露了卫星网络的加密频段?”

张德的智力65高速运转,突然想起三天前在国际电子展上,明达的工程师曾近距离观察过陈慧琳演示的手机背盖。“他们是通过无人机编队的电磁信號逆向追踪,”他调出无人机的飞行轨跡,“把莲防御圈的十二架无人机分成三组,每组用不同的蒋勤勤武打动作频率作为信號掩码。”

这时,实验室的电话突然响起,李馥珍接起后脸色一变:“莫斯科工厂的石墨供应商临时涨价30%,对方说…说有日本企业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收购鳞片石墨。”

张德嘴角勾起一丝冷笑,视网膜投影闪过2025年的行业报告:1994年的日本电池企业正暗中布局鋰电池供应链。“通知財务启动黄金星幣结算,”他对李馥珍比出三个手指,“用杜拜金库的储备金,按1991年的市场价三倍收购西伯利亚的石墨矿——明达想卡咱们的脖子,就得先算算自己的资金炼能不能撑住。”

防爆门外突然传来密集的脚步声,负责安保的李哥推门而入,手里拎著个被拆解的无人机零件:“德哥,在数据中心楼顶发现这个,上面刻著明达的logo。”零件表面的莲纹歪歪扭扭,中心的蕊部却有个精细的0.05毫米凹痕——正是陈慧琳手机背盖的防偽微雕位置。

“他们想复製莲密钥,”李馥珍凑近观察,指尖在凹痕边缘轻轻一触,“但不知道真正的密钥藏在瓣的弧度里,而不是蕊部。”她抬头看向张德,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明达这次的动作,明显有备而来。”

张德点点头,视网膜投影再次切换到星河岛的防御系统。十二架无人机正在印度洋上空摆出新的编队,每片机械瓣的开合节奏,都对应著蒋勤勤在《七侠五义》中不同的武打招式。“通知东京工厂,”他对小陈下达指令,“把陈慧琳的舞蹈数据和蒋勤勤的步態数据交叉加密,用周迅的声纹作为双重验证密钥——明达想要数据,就得先过了咱们的明星生物密码这一关。”

夜幕降临,港岛总部的灯光在维多利亚港投下长长的倒影。张德站在实验室的落地窗前,看著李馥珍重新调配电解液的背影,想起2025年那个被索尼电池垄断的世界。那时的他,只能在展会角落看著三星的石墨烯电池发布会,而现在,他亲手培养的李馥珍,正在用1994年的设备,创造著超越时代的鋰电池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