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节(1 / 2)
('<!--<center>AD4</center>-->“三娘,柳兄,刚好有件事,还要劳烦你们……”
走镖的三教九流的人脉极广,柳湘莲更是上至公子哥儿、下至维扬的戏班子都吃得开,很快,新的流言蜚语就在维扬城里成了脍炙人口的新话题,流言的核心人物,更是直指忠安王府和世子桓译。
要说关于忠安王府,这三年来可或多或少都是茶余饭后的话题之一,虽然流言总有过气的时候,奈何璟轩偏偏那出《柳暗花明》的昆腔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剧,在维扬的人气也居高不下,里面涉及到的王府侧妃的辛秘,更是或多或少常常被看客们拿出来说嘴,因而忠安王府的那点儿事,三年间还真没有被人们淡忘。
在这基础上,璟轩叫三娘他们传播的流言更是含沙sh_e影,暗示某王府颇有聚麀之诮的传统,那王府曾经被赐死过一位侧妃,据说那侧妃生的花容月貌,年纪与世子相仿,世子与这位侧妃可是“情谊深厚”,这位侧妃故去之后,这世子哭的和泪人一般,险些跟着去了。
流言有鼻子有眼的,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是谁让那出《柳暗花明》几乎人尽皆知呢,相比于璟轩的龙阳之好,这尊贵的王府内部的丑闻更是有种禁忌的吸引力,让老百姓们y_u罢不能的讨论此事。
而这等流言自然也在第一时间传进了桓译的耳中,直把这位涵养颇深的世子气得七窍生烟、咬牙切齿,活吃了璟轩的心都有了。
不过,还没等桓译反击,倒是林如海先按捺不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果然还是发长章写得爽,中间不用断开~~~~~~
☆、第八十八章
林家是声名在外的书香门第,即便本朝自太祖皇帝开国以来,这朝堂上便是世家势力远远超过清流,林家也甘心做个式微的清流、并不愿意掺和到那些世家大族的派系之争的浑水中去。
因而林家传到林如海这一代,虽然积攒了好名声,但却实实在在的游离在了权力核心之外。与林父的甘心蛰伏不同,林如海年未弱冠便高中探花、金榜题名夸官三日端的是少年得志,林如海并不甘愿如同林家的祖辈们一般做个清贵的清流,入了翰林院只不过是第一步,能够最终成为内阁大学士,才是林如海最终的愿望。
不过与祖辈们相同的是,林如海也并不愿意参与结党营私,林如海踏入仕途的时候,夺嫡的战火才刚刚燃起,当时林如海被分入了东宫,就等于贴上了太子党的标签,不过林如海十分乖觉,在察觉到皇上对太子不满之后,立刻摆出了纯臣的姿态,果然得了皇帝的青眼。
娶妻贾敏大抵是他最挣扎的事吧,当时贾政之父还未仙逝,贾政一心求取功名,与林如海是同科会试,与林如海高中探花截然相反,贾政却是惨淡落第。
不过因缘际会,二人在会试之前便结识,倒也引为好友,贾政落第后心情烦闷,便寻了林如海一道喝酒,醉后无意间掉落了汗巾子,上面恰巧有一首小诗,文采斐然,让林如海难以忘怀。日后旁敲侧击,才知道是贾政的嫡亲妹妹贾敏的手笔,这是林如海生平头一次动了娶妻的念头。
奈何四王八公一系的党派之争实在是个烂泥潭,林如海是万分不愿意踏入的,可最终对贾敏的好感让他不得不做出了抉择。不过虽然何林如海做了贾家的女婿,却始终游离在四王八公一系的外围,那副清流的姿态虽然比往日模糊了些,却始终不曾消失,这也导致了水溶等人也对他并不十分信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