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生活日常 第118节(2 / 2)

楚玉珠还有些意犹未尽,回去的路上坐在马车里挑叶子,五角形的枫叶,还有圆圆的长叶子,黄的红的都分门别类,这些叶子够她玩好久的,捋了半天她突然想起来问:“如英,那个酥饴斋到底怎么回事呀?”

崔如英觉得还是解释清楚了,也省得楚玉珠再问别人。万一问到大房那边去,或是说漏嘴了,那可就不妙了。

“你听你母亲说过,三娘子和大娘子要比开铺子的事儿吗?”

楚玉珠点了点头:“这个跟酥饴斋有什么关系呀?”

大伯母和三婶儿比试这事孙惠茹和楚庚越说过几次,楚玉珠自然也知道,孙惠茹还说大房没样子呢。

崔如英道:“开的就是点心铺子,卖蛋黄酥。为期两个月,如今大娘子还不知道呢,怕走漏风声,所以我就没告诉你。从七月底到十月初,现在还没到时间,你千万别往外说。”

“我大伯娘还不知道呢!”楚玉珠眼睛瞪得大大的。

崔如英点点头,瞒得了一时也瞒不了一世,这过了中秋,铺子生意肯定不像中秋前那样好。

能不能比过还不一定呢。

这两日天气不好,陆云蓁也没去铺子,崔如英不知道有没有人定来年的月饼,“千万不能说,也别和你身边的丫鬟说。”

她说这些的时候都是小声说的,怕车夫和丫鬟听到。

楚玉珠听完,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原来如此呀,你放心,我肯定不说的。”

她傻吗,说这干什么,她肯定是盼着三婶儿能赢。

崔如英对安定侯府的事了解不算多,但在这儿住了小半年,有自己看的,也有听丫鬟说得,知道的也不少。

大房想争的是爵位。

承爵的只能一个,不过若分家,几个儿子嫡庶之间分的家产不会差太多,争来争去也就是争爵位。

也是崔家小门小户,也没什么家产,可崔如英还想着不吃亏呢。

不过不可同日而语,毕竟崔如英只是不想吃亏,倒没想过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崔如英叹了口气,别看在侯府能吃到大闸蟹,可是呀,论起省心还不如自己家里省心呢。

回到燕归堂,崔如英把叶子洗了洗。然后借小厨房的锅给煮了,到时候做那个叶子的脉络书签,估计能用个一两年。

做好了之后可以给大哥送一些,给二姐两个,然后再送陆云蓁几个,因为陆云蓁总看书。

下午,崔如英在屋里做这个,她要把叶子上的肉全部给剃掉,弄到一半,李嬷嬷过来请她。

崔如英收拾收拾就过去了,进屋之后,陆云蓁记着拉她坐下,“刚我去铺子了,你猜怎么着?”

陆云蓁是见过世面的,能这么高兴诧异那一定不是小事,还和铺子有关,崔如英猜是月饼单子。

但她没说,而是追着问:“怎么了,怎么了!”

陆云蓁没卖关子,“定了一单明年的月饼。”

第一百零一章 月饼分红

陆云蓁神色喜盈盈的,这可是不容易,总算定出去了一单。

“一共是一百斤,两种口味各五十斤,陆掌柜跟着说了明年或许有枣泥核桃的,那老板说到时候做了送他尝尝,若是好吃再要别的。”陆云蓁在这上头的确更周全。

当初书院饭堂来人,定的还是胡萝卜和酱肉的,那时是中秋前,铺子马上要上新口味的包子,也没和陈三说。

崔如英是想着到时候再问问,不过这会儿还没到期,剩下几个月肯定是送胡萝卜和酱肉的。

做生意嘛,周全一点那边也好说话,不然那边看还有更合适的包子,碍于文书再定一年,没准第二年就不定了。

陆云蓁笑着道:“就是因为今年月饼不卖了,十六上午有人来问,伙计就跟着说了月饼今年没有了,可以定明年的,越早定越早拿,还能选日子送到府上。陆掌柜说犹豫的不少,但也有人问,昨儿下午就定出去了一单。”

现在想起来陆云蓁依旧高兴,今天上午陆掌柜说起这事的时候也是笑得合不拢嘴。

她道:“虽然说一百斤不算多,定金也才十六两,可这毕竟是明年的月饼。”

陆云蓁心里挺高兴,这也算先人一步了。

崔如英露出一个大大的笑,从刚开业到现在,问了也有半个月,总算定出去了,“三娘子,这可真厉害,都能定出去一百斤!”

陆云蓁掩唇笑笑,“也是月饼好吃,不然谁乐意掏银子定这个。”

据她所知,五香斋都不这样弄的。

这话自然也没错,就算陆掌柜再能干,伙计们有三寸不烂之舌,那也得月饼好吃才行。

陆云蓁道:“也多亏了你这主意,剩下的没有继续卖。”

她是多花了几十两银子,可相比之下,不算什么的。

崔如英出这主意不错,物以稀为贵,若这会儿还卖着,肯定没有人来定的。

便宜买些月饼,买完就走了。

崔如英笑嘻嘻地说道:“我这也是瞎想的嘛,误打误撞就碰上了。”

她是记得以前有家很好吃的网店,得提前买,过了中秋就不卖了,可越这样,越惦着,每年都买够足数的月饼。

陆云蓁摸了摸崔如英的脑袋,然后说道:“等过些日子,我先让陆掌柜把月饼的账本理出来。”

算好就能分成了,陆云蓁也想看看,月饼到底赚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