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三日逃杀 第26节(1 / 2)
第44章 仅剩的熟人
医生和护士过来检查邸云峰的身体状况,邸云峰积极配合,结果腰没什么大碍。
医护走后,佟小雨又回到刚才的思路中,谨慎地问:“云峰,我记得陈情姐是在听你说完仓库里发生的事走的,你说,她有没有可能是猜到了高凡的去向,去找高凡了?她可是所有人中唯一一个自始至终都对高凡保持强烈好感的人。”
邸云峰满不在乎地笑了笑,“有可能吧,不行你就把这个消息报告给文局长,看看他怎么说,反正我是想通了,警察也是人,在一个案子上吊死不划算,留着我这条烂命也许以后能破更多案子。”
佟小雨喜出望外,“这样想就对了,正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所以个体的拼命没有用,而是需要大家各司其职,听从指挥。”
她犹豫好一会儿,没有选择打给文局长。她说:“这只是我的猜测而已,完全没有证据,万一猜错了,对陈情姐很不好,也会干扰到文局长他们的行动。”
之后的谈话杂七杂八,佟小雨可能是为了趁热打铁让邸云峰彻底放弃对这个案子的执念,所以故意把话题扯得很远。她说:“我觉得现在文局已经开始认可你了,等案子结束,你再找他聊聊,没准儿他就能答应你加入刑警队。”
邸云峰说:“我也有这种感觉,所以才乖乖躺在这,那句老话怎么说的来着?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就这么聊了几分钟,他道:“你在这坐着,我去趟厕所。”一边说,他一边下地穿鞋。
有那么一瞬间,佟小雨不是没有想过这家伙是不是要溜,但想想他从来不说谎还是放他出屋,以至在后来的一生中,佟小雨始终对这次被骗念念不忘,但凡发现邸云峰有说谎的嫌疑,她就会说:“被你骗过一次是我一辈子的耻辱,绝对不会有第二次。”
公共卫生间在走廊中段,紧挨着下楼的楼梯,邸云峰一瘸一拐地走到门口停留一下,余光确认佟小雨没有在远处盯着,闪身奔向楼梯。
说是闪身,其实并不比七十岁的老大爷更灵活,好在他的病房是在二楼,没几步路他已身处住院部楼后的花园里。
浑身都疼,每迈一步都像是在警校完成一套魔鬼训练,每次想用眼睛抓住点什么,都会产生好几重影像,他告诉自己必须坚持,坚持不下去也要坚持,他再难受也是身体上的,不及高晓晴经历过的心理煎熬的万分之一。
从侧门出去,面前是一条僻静的林荫小路,刚好一位交警大队的骑警巡逻经过,他招手将其拦下。
此时的邸云峰面黄肌瘦,蓬头垢面,裸露的皮肤上分布着大片淤青,所以骑警停车时是有些防备的,直至邸云峰拿出警察证,说自己是专案组成员,需要征用那台摩托,年轻骑警辨别了一下证件,再看看邸云峰的容貌,肃然起敬,原地敬了一个警礼,激动道:“哎我你真是拼命三郎吗?去哪,我送你去。”
邸云峰直接跨上摩托车,接过头盔,一本正经地说:“一个至关重要的线索,我必须马上去跟李队长汇合,不能带你。”
说罢,他猛给油门,绝尘而去。就是这种感觉,以前他走在警校里就是这种感觉,人人注目,人人崇拜,堪比明星,这种感觉一度消失,如今又回来了。
警用摩托车仿佛也感受到了使命光荣,在极限的咆哮声中穿出城区,直奔清河镇而去。
邸云峰比佟小雨更加了解陈情,所以他不是怀疑陈情是去找高凡了,而是肯定。
陈情这个人对正义有着极为强烈的执念,作为记者,她曾经不止一次违背单位领导的意思,曝光一些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的丑闻,让正义得到伸张,让被社会遗弃的弱势群体得到发声的机会,甚至为此遭到打击报复,如果不是她那个位高权重的老爸,可能早已被开除。
她蔑视权力,蔑视规矩,只要她认准的并确认是正义的事,一定会去做,不达目的不罢休。
在这件事中,她早就暴露出了想要帮助高凡的想法,她会觉得高凡的行为动机是好的,错的是行为方式,她想要劝高凡自首,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为他争取权益。
所以,她不会无故脱离这张大网的指挥中枢错过高凡的消息,除非她有把握能单独见到高凡。所以,推断出陈情的去向,也就推断除了高凡的去向。
那么问题来了,陈情的把握从何而来呢?佟小雨说的很对,她是在听完他讲述仓库的情景后一声不响离开的,在此之前她还非常急切地打探高凡的情况,所以她一定是从仓库的场景中读懂了徐百万并非高凡最后一个目标,且悟出了高凡的去向,那一定是一个明确的地点——她很执著,但并不莽撞,没有明确的地点不会盲目地擅自行动——高凡是不会轻易现身的,他确定会去的地方,一定是他怀疑害高晓晴失踪的凶手那里。
在佟小雨东拉西扯的那几分钟时间里,邸云峰反复回想他给陈情讲述的在仓库中发生的事,确定其中没有隐藏的信息,也没有任何可供分析的线索,那么陈情想到这个人一定是通过自己对高凡的独一份的了解,其他人都不知情。
手机响了,他左手拿出来,看见是佟小雨的号码,直接挂断。他不想连累这个丫头,她是个好苗子,将来肯定有所作为,而他是个劣迹斑斑的人,跟他混在一起只能说不清道不明。
挂断后,他马上拨出去一个号码,是冯桂琴,高凡和高晓晴的前婶子,那个尖酸阴险的女人。
信号通了,但是无人接听。他又拨一遍,还是无人接听。前方一辆大货车疯狂按喇叭、闪远光,他猛然意识到自己不小心驶入了对向车道,赶紧扶正车把回到本车道,几乎擦肩而过,大货车掀起的强烈气流吹落手机,摔得粉碎。
不通,向邸云峰猜测的方向又进了一步。是的,他怀疑陈情前去的地方就是冯桂琴家。
在那几分钟的后半段,他产生一点灵感:假设不纠结陈情推测高凡去向的过程,能不能知道陈情的去向呢?似乎可以,因为既然这个地点是明确的,被怀疑的凶手一定是陈情知道跟高凡有关联的人。
陈情的确比其他人更了解高凡,可她了解的仅仅是高凡这个人本身,性格、心理、价值观、特长等等,对高凡的社会关系并不比别人了解得多,在来到清河镇之前她甚至不知道高凡还有个妹妹,足以见得高凡没跟她提起过任何自己的人际关系,所以陈情知道的这个人一定在这两天的探案过程中在警方的视线里出现过。
仔细想来,屈指可数,黑皮、张军鹏、齐盼盼、喜顺、高远达、冯桂琴,事实上,这些几乎是高凡的全部社会关系——他与社会的联系停留在入狱之前,几乎整个都是孩子时代,现在前面五个人全部都死了,只剩下冯桂琴是活人,用排除法,只能是冯桂琴。
这是一种很极端的逻辑,更近似一种直觉,邸云峰甚至用语言表达不出来,所以他没说给佟小雨听,也没打算向上报告,他要亲眼去看一看,如果猜对了,一定能见到高凡,就算猜错了,看看从小虐待高晓晴的那个禽兽婶子长什么样也好,总之行动起来能让他确定自己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
此时的邸云峰还不知道,这种极端的逻辑思维成为他以后屡破大案的致胜法宝,那时他才体会到,这其实就是这几天高凡掌控全局的方法——在脑海中网罗所有已知信息,明显的、隐藏的、主要的、次要的、确定的、疑似的,来者不拒,不做主观评判,只让它们顺其自然整合成一张网,看上去毫不相干的事情就有了联系。
棒槌村,冯桂琴再婚后生活的村子,属于清河镇管辖,但距离清河镇很远,距离隔壁县倒是很近,那个年代,公路网络尚没有今天十分之一发达,乡村还都是崎岖坑洼的土路,邸云峰骑着摩托,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才赶到。
村子很小,坐落在一个山坳子里,百十户人家,有山有水,环境优美,白墙灰瓦,古色古香,《双水县志》中提到过关于这个村子的历史,还是个颇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据说在清朝中晚期,有一伙采参人,循着棒槌鸟的叫声,来此地找棒槌,棒槌就是人参,那个历史时期几乎像仙丹一样神圣,这伙采参人经验丰富,到了没多久就准确找到棒槌的位置,花了三天时间整须整尾地挖出一棵老山参,上称一称,八两有余,人参市场流传着那么一句老话“七两为参八两为宝”,八两的棒槌非常罕见,价值不菲。
采参人高兴得不得了,当晚在山坳中扎营休息,就着一些山珍野味开怀畅饮,足足喝到半夜,他们正在畅想卖参以后的生活,忽然听见窝棚里有呼噜声,诡异的是,这深山老林的,七个采参人都在窝棚外的火堆旁,谁在窝棚里睡觉呢?
胆小的往后退,把五十多岁的参把头推到最前头,参把头奓着胆子掀开窝棚帘子,正见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小子躺在狗皮垫子上憨憨大睡,怀里搂着一个空酒坛子。
说来奇怪,那时正是深秋,山里很冷,小小子却是光着屁股,只穿一件鲜红的肚兜,不光不觉得冷,还红光满面,再仔细看,小小子头扎双髻,眉心一点红痣,要多漂亮有多漂亮。
一瞬间,参把头明白了,这竟是一个人参娃子。前面说过,七两为参八两为宝,民间相信人参要是再往大长,就能成精,通常会在夜间变化成一个顽皮孩童,玩耍在山野间,躲在暗处跟行人开玩笑,但是从来没有恶意,采参人若能捕捉到其行踪,便能得到其原形大货,那就不是能用金钱衡量的了,这么说吧,要是进贡给皇上,皇上至少能赏个县太爷当。
参把头经验老到,示意大家不要出声,悄悄退回去取来驴子脖子上的铃铛,用红绳穿好,再回到窝棚里,把这带铃铛的红绳绑在参娃子白玉一样的脚腕子上。
刚刚绑完,参娃子醒了,不气也不恼,在参把头花白的胡子上狠狠扯了一把,大笑着跑进深林。
采参人即刻开追,追了一宿,竟然跟丢了,但第二天天一亮,晨风吹过,山里隐隐约约传来铃铛的声音。
这种翻身改命的机会,谁也不想错过,大家商议,决定留下来挖到这参精再走。
这一找就是半个多月,带来的干粮和日常用品都用光了,参把头就派人到山外购买物资,他带人继续找,但参娃子始终只闻其声不见其形,那老参好像会移动一样……
一来二去,随着他们往返山里山外的次数越来越多,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更多人赶来凑这个热闹,跑山的、打猎的、卖艺的、流放的应有尽有,后来连卖大炕的和货郎都来做买卖了,最终他们有没有找到这根参精民间没有记载,但这些人成了这里的第一批居民,从那时候起这里就叫棒槌屯。
也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建村以后的时间里,村民们时不时就会在山中发现人参,卖到山外,补贴家用,大概二十年前,有一位医科大学毕业的官员听说这段奇异故事,带队考察,发现这里的土壤和水源是最适合人参生长的,于是申请资金在这里搞起林下参种植,村民们直接致富奔了小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