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1 / 2)

太后的手颤抖起来,“果然如此...”她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恐惧,“吴循讨要陨石,根本不是为了祈福,他要乱我大明江山。”

温缜有点懵,这种?玄学的事,古代人有点过于迷信了啊。“太后明鉴。天象凶吉只?是莫须有的预言,人事可改天命。若有人借天象行邪术,传流言,反倒才帮了天象厄运之说。”

温缜知道太后想要说什么,无非是这场灾难不是皇帝一个人的原因,不是他葬送了国运,害死了几十万将士与无数的文武百官,是天道,是天罚,皇帝鬼迷了心窍。

那是几十万人呀,不只?是将士,还有瓦剌打进来死亡的百姓,活着的也没有得到什么补偿,比如他家里干活的王叔与孙婶,他们?晚年失去了儿?郎,又失去了家财只?得逃亡卖身为奴,就?这么轻飘飘的抹去吗?

他不接茬,只?将案子前因后果细细道来,说完再劝道,“太后,这些都是术士之言,不可信,如果真这么灵验,吴循就?会如书中所说,拥有无尽力?量,可他并没有,也未能撼动江山分毫。百姓安居乐业,就?不会动乱,江山就?固若金汤,这些阴谋邪教,自?然就?无处遁形,显得荒唐可笑。太后,先帝被?俘是因为王振怂恿,奸宦当道,并非天罚,太后千岁长乐无极,不可信鬼神之说,善心结善果,人生在世,问心无愧就?好,其他的强求不得。”

孙太后怔愣了一会,定定的看?着这个不懂进退的蠢人,良久方叹一口气,“是哀家着相了。你很好,记住,今日之言,出你之口,入我之耳。”

温缜应后恭敬退下,当他推开殿门时,陆轲正等在门外,见他出来明显松了口气。

“太后与你说了什么?”

温缜不欲再说,谁还没点小秘密了,望着宫墙上方的阴云,天气风云难测,“陆督公,恐怕要变天了,咱们?赶紧出宫找地方避雨吧。”

就?在此时,一道闪电划破长空,随后雷声轰鸣,仿佛印证着他的话。

“避什么雨,这大雨正好送一送礼部尚书,那个老东西,终究是死在咱家手上,咱家一刻都等不了,已经?让人去围吴家了,一个蚊子,都别想跑。”

吴循是朱祁镇一朝极为位高权重之人,朱祁镇那么器重王振,吴循就?低头投靠王振成为其党羽。清洗只?清了太监与锦衣卫,可以说只?清了王振亲戚与心腹骨干,曹吉祥这党羽都没清呢,吴循就?更别说了,自?然没啥事,伤筋动骨都没有。

可他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失去,他被?边缘化了,一个阁臣,什么也做不了。于谦王文都是比他的官职低,在新帝这升上来的,他让徐有贞发言南迁,徐有贞被?于谦骂得狗血淋头,于谦拒绝南迁,王文陈循等有骨气的大臣力?挺他,他们?只?得步步后退。

王文在景泰朝成为首辅,而他内阁的事被?皇帝干了,礼部科举的活也不能主持,新朝第?一次科举由王文主持。

他怎么能不恨呢?

第80章 京城诡异大案(完)

陆轲非常恨吴循, 恨到只要能弄死?他,生死?都?可以抛开,原本以为?这次又让这老贼逃了,结果温缜比他还?疯。

陆轲在这个体系下待久了, 他们是很小心的人, 因为?高位, 更加爱惜羽毛,他们并?没有冒险的意识。

舍得一身剐, 敢把皇帝拉下马,都?是草寇亡命之徒。真正身在局中的人,一步步往上爬到高位的,是不会那么偏激的,只会高高在上, 俯视着他人的群情?激愤, 俯视着众生的喜怒哀乐。

在事情?不可收拾的时候, 正义虽迟但到, 总会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总会有替罪羊羔来让人发?泄, 然后事情?掩盖下来,再听着众生高唱赞歌,江山似锦,吾皇万岁。

这事情?如果不是谶言咒语都?是对?着新帝, 对?着大?明, 根本不会闹大?。死?三个人, 连周侍郎都?扯不下来,他只会推出更小的人物了事。

由于涉及最上面的人,与欲与地?方兵权相勾结, 图谋反事,是狐言鱼腹书的前兆,流言纷纷扰扰,才让朝廷重视。

到了这一步,后面的人稳坐钓鱼台,陆轲不甘心只抓个小人物,以命为?饵让周侍郎与大?同总兵暴露,可也只能做到仅此而已。

连皇帝都?叫停了,他一个受害者都?算了算了,其他人又能怎么办?偏温缜这不懂事看不懂形势的愣头青跳出来,言词凿凿有人污陷太后,抹黑太后,将这布撕开,太后自然是清清白白,吴循竟敢用?太后的名头谋反事,真是狼子野心。

吴循可不是朱祁镇一朝才位高权重的,他在宣帝那就是福建巡府,后又因功迁工部侍郎,他并?不是仅是个谄媚之臣,昔日他修水利,抗倭寇,也是社稷之臣。在三杨的治下,他是公认的能臣干将,而今已五十有八,却落得晚节不保,谋反之罪。

陆轲恨他是因为?家仇,他又不是天生的太监,他原本生于官宦之家,幼时便被寄与厚望。他记得,他原名程裕,他父亲是工部主事,吴循自己犯了事,贪污工程款,出了人命,事闹大?了,却推他父亲去当了替罪羊,害得他家破人亡,母亲被人凌辱自尽而死?,他被入奴籍,流落他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