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1 / 2)
灭佛进展如何扫荡顺利否需增援急报大命待复
“灭佛……”
殷蘅樾喃喃念出这两个字。
看行文,日本留学三年的殷蘅樾当然看得出这是日本人的用词习惯。可是灭佛?灭的是谁?是号“心佛”的自己?
两行老泪从眼眶中流出,日日捻在手中的紫檀佛珠失手掉落在地。
“老爷。”张韬铭忙俯身捡起佛珠,双手奉上,却不期看到了殷老爷的两行泪,“您……”
“为什么?为什么是我?!”殷蘅樾的哭相狼狈又狰狞,无辜的控诉着,“这几年来,我为日本人鞍前马后,鞠躬尽瘁,手上沾了多少中国人的血,心里压了多少不能见光的秘密,不就是为了换取一份信任?不想我挨着中国人的骂,却还要躲避日本人的暗杀!”
张韬铭从他手里接过电报,看了一眼,却提出了别的看法:“依我看,应当是南山寺的那位慧通禅师,他才是咱们五寅镇的佛吧。日本人要灭的,或许是他?”
“南山寺那个枯坐禅房的慧通老和尚?日本人为什么要杀他?”殷蘅樾伤心至极,从衣兜里掏出手帕,狠狠地擤着鼻涕,“一个行将就木的出家人,就算在民间有些虚名,值得日本人如此大动干戈,专门发起一个‘灭佛行动’,还用到‘扫荡’、‘增援’这样的字眼?荒谬!岂不是大炮打蚊子。”
“没道理啊。”张韬铭想不明白,“昨天晚上,不是要求咱们配合昌和号卸货吗?况且,松井中尉不是刚被咱们从船上救下来?又是治伤,又是替他联络上海,怎么好好的,又要,又要杀您?
殷蘅樾心中后悔至极,他自以为聪明,在日本人、南京之间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微妙的平衡,偶尔传递些无关痛痒的消息出去,为自己留条后路。他以为做得天衣无缝,以为凭着自己的价值和对日本文化的精通,能在这乱世中左右逢源,甚至攫取最大的利益。
原来,在日本人眼里,他这点心思是透明的!他们不需要一个三心二意的走狗,哪怕这条狗再能干。他们需要的是绝对的、毫无保留的忠诚。而“灭佛”行动,就是要用他殷蘅樾的项上人头,来杀鸡儆猴,立威给所有暗怀心思、首鼠两端的“合作者”看!
“立威……好一个立威!”殷蘅樾将那薄薄的电报纸揉成一团,“我为虎作伥,甘为鹰犬,到头来,竟落得个立威的下场?”他的眼泪止住,委屈在他心底发酵、变质,滋生出一种扭曲的恨意——既恨日本人的翻脸无情,也恨那些可能逼得他不得不“摇摆”的力量,他恨不得能跟所有人同归于尽才好。
砰!砰——!”
前院的方向,传来几声尖锐、短促、撕裂死寂的枪声!或许是四声,也可能是五声。
殷蘅樾眼前猛地一黑,天旋地转,像被抽掉了骨头,顺着椅子一下滑瘫到冰冷的地面上。
张韬铭为他顺着后背。
“啊——!”一声短促、不成调的惊叫终于从他牙缝里挤出来。他向后蹭缩,脊背重重撞在冰冷的桌腿上,牙齿不受控制地“咯咯”打颤。
“是冲我来的!一定是!灭佛!他们动手了!他们已经开枪了!”他蜷缩在桌脚和墙壁形成的狭小夹角里,双手死死抱住头,似乎这样就能躲开那致命的子弹。
“哐当!”一声,房门被猛地撞开!
阿诚连滚带爬地扑了进来,声音带着哭腔:“不好了,老爷!那位,那位日本长官,他杀人了!就在前院!血,满地都是血啊……”
第30章 ☆、30、水牢
张韬铭的父亲张廉,曾是殷蘅樾最贴身的小厮。张家是殷家几代人的家生子,是依附主家血脉而生的藤蔓。
张韬铭从一落地就生活殷家宅院中。虽然他的父亲后来有了些钱,在殷家旁边建造了一所属于他们自己的房子,但在张韬铭的心里,殷家才更像他自己的家。他就像一只养熟了的看家犬,即便有了自己的窝棚,也总是不自觉地蜷缩在主人家的门阶旁,将主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视作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
对殷家的忠诚早就刻在了张韬铭的骨血之中,在他们一家看来,殷蘅樾就是他们的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