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节(2 / 2)

leslie俏皮道:“在编剧家未死之前,一定会有新的戏,新的东西出现,我觉得自己也的确较幸运,有机会演到不少好戏。”

', '')('<!--<center>AD4</center>-->“但在香港这个商业社会中,还是以商业片为主的,你怎去选择?”

“我完全有权利选择,不过有时也碍于人情难却!”

“比如贺岁片《金玉满堂》?”

“这部戏票房不差呀。”leslie道:“因为tsuihark执导,以前大家都说他难搞,我不曾拍过他的戏,这是我首部与他合作,我觉得他并不难搞,对这部戏,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应对这片有所体恤,拍一部好片还是需要较多时间的。”

对一部片的质素,leslie坦言一个演员是无能为力的,他说:“只有导演才可操生杀之权,演员不可控制全部,只能做好自己的部分,接拍了的戏就要做好,如不好要纠正,但整部片的成分类别不关自己事。”

《夜半歌声》是leslie第一次拍摄以三十年代为背景的戏,他说:“大家都说我酷似三十年代的人,我们这部片将三十年代的情怀加上今天的景,我的作曲,以及我与jacklynwu的配搭,大家都觉得很新鲜,我一直渴望与jacklynwu合作,我认为她的戏很稳,未拍前我已经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擦出火花的,我们很夹,你知啦,有些人是要就着她,帮着她,但与小倩感觉很舒服,当然也需要互相迁就,却并不刻意。”

leslie在《夜半歌声》中饰演二、三十年代大陆一位作曲歌唱家。

“他走打大江南北时,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当他被毁容后,他将自己关在剧院的阁楼上,我感到自已与这角色有好多地方颇相似,我今次写的曲,全部是弦乐,接近舞台上表演的音乐,我今次再非用靓面孔去演戏,其中有部分是毁了容的,希望观众看到有痛的感觉。”

“你觉得这个戏是为你度身定造吗?”

“我不觉,完全不是度身定造。”leslie道:“所谓度身定造,我认为这是没有可能的事,除非演自己,不然一个戏总有导演及编剧的构思,我们演员,最多只能做到接近角色,把握好人物xi_ng格。”

leslie为《夜》片写的歌已录好,他给我们听,与他对唱的是新晋歌niehsin。“她是新歌手,但年纪又非十八、二十的青春少艾,不过我一听过她演绎《领悟》就决定用她。”

他们已录好的一首情歌,真是将有情人的深切情意加上浪漫唱出来了。

因为在片中还任监制,有时没他的戏,leslie也往片场跑,北影厂是全亚洲最大的制片厂,晚上入到里面,人生路不热的我们,真是没法钻出来,不过偌大的片厂,却总是寂静得很,没有什么戏在拍。

“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每年都培养那么多人才,但似乎没有什么戏拍。”我说。

“是呀。”leslie也在为他们感叹:“有几多个人有戏拍的,姜文都得闲,其他更不必说了,我还来抢了他们一些机会。”

leslie为大陆的文艺界感到可惜:“他们不乏人才,但国家没有重视他们,艺术家毕竟是艺术家,与一般平民百姓应有分别,怎可以叫他们也去挤巴士。”

前一阵,有说leslie大量脱发,这晚去北影的化妆间,他面对镜子,发型师为他梳着又黑又顺的头发,完全不见有大量脱发的迹象,大家都赞美他一把发丝,leslie不禁笑道:“三十九岁了,保养得还不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