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节(1 / 2)

('<!--<center>AD4</center>-->片酬投资回影市,明知没有利润,也愿意出资给陈果搞创作。

张:现在陈果也闯出了名堂,应该也有利润。我也想开拍一套电影,自己做导演。

但在香港找投资者很难!香港片商只看重“卡土”,不太理会制作水平,他们只会问:“为何没有大明星‘孭飞’?”

事实上一部电影的制作费约是千五万,花数百万去请一个大明星,还余下多少用于制作?

当提到故事内容比较突破,是另类题材时,他们又会说:“很有创意……但没有票房!”我还可以说什么?反而日本、韩国的片商比较乐意投资。

毓:现在香港影市已经转型,一部戏的资金主要来自海外,香港的资金只占少数,甚至是零!

张:因为观众开始不肯购票入戏院。《星月童话》是叫好的,但始终不叫座。

毓:但我想也不是完全绝望,因为未来的电视频道会逐步开放,所以有高质素电影的话,可以透过电视播出,再收取费用。

张:可能愈来愈多人去拍电视剧,例如《纵横四海》便十分叫好,这会开出一个风气。现在拍片最多的是jingwong,他“水喉”多,所以开戏有优势。

毓:如果中国开放市场,举例脱,每年容许二十部港产片在内地公映,这样香港电影便有救了!

张:我最担心的是香港没有进步,但内地--例如上海--却不断进步,终有一天会赶过我们。

毓:当中国加入世贸后,便要容许西片在国内市场播放,到时便十分有趣:外国的外语片可打进中国市场,港产的华话片反而仍被拒诸门外!

张:现在也不是完全没有门路,但剧本需要预先审核,还要向不同部门申请,而且要由有关部门“协拍”。而“协拍”的实际目的,大家心照不宣啦!

毓:你计划做导演的那套戏怎样?

张:虽然香港投资者的反应不好,但我想应该可以顺利开拍。我希望可以做到真的用心机去拍,而不是将之当成一盘生意。

毓:唱歌方面又怎样?

张:一直也有灌录唱片,一年至年半展出一张。演唱会方面明年可能开一个。

毓:明年的经济应骇会复苏,开演唱会正合时机。

张:我不会理会外在的经济环境变成怎样,总之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毓:张跃荣也很有心,其实搞演唱会不是每次也赚钱,有时会蚀本。但他一直没有停止过,为的就是保持着市道兴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