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节(2 / 2)
张:对,如果他也放弃的话,对歌手而言,可说是雪上力口霜。
毓:你现在忙不忙?
张:(笑)现在有艺人对你说他很忙的话,必定是骗你的!
毓:你有没有想过去荷里活发展?
张:一定不会!因为看了其他人在荷里活拍的戏,我感到有点失望——外国人的想法跟我们始终不同,大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纵使我们的大明星被誉为什么“kingofncinema”,但在外国人眼中始终有个框框。他们每次找中国人拍戏,故事背景也脱离不了唐人街,女xi_ng则更可怜,几乎每次也是身穿旗袍做妓女。
毓:jackiechan那套《火并时速》算是有所突破。
张:chowyunfat与茱迪科土打合作拍《annaandtheking》,我觉得有点受委屈!当年尤伯连纳拍的时候叫《thekingandanna》,但现在却变成《annaandtheking》
毓:主从地位对调!
张:荷里活的电影,一向也是以男xi_ng为主角,但这次却反转过来。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为什么要贬低我们?《霸王别姬》也在康城赢过大奖,g、jphinesiao,gongli也曾扬威海外,事实证明我
', '')('<!--<center>AD4</center>-->们中国人只要认真拍片,质素不会比外国人低。以前我不太喜欢张艺谋,因为他拍的片,例如《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都是揭中国社会疮疤的电影,虽然赢过奖,但我觉得这是以抹黑同胞来赢取外国认同。但最近我却十分欣赏他,因为负责康城影展的单位质疑他拍的片不够震撼--没有再揭中国社会疮疤--他便宁愿退出康城影展。拍落后社会的情况便算“高质素”,以今日中国社会为题的片却等如“平凡”,这是什么道理?
毓:日本名导黑泽明也不用靠抹黑自己的同胞来扬名海外。
张:其实要在外国影展赢取奖项,是可以「计算」的,小孩子和战争是外国影评人最喜欢的两个元素,所以《一个快乐的传说》便能横扫奥斯卡。
毓:先找出影评人喜欢的元素,再因应这些元素编出剧情,香港的电影人过往就是因为太易赚钱,所以完全不思进取。不论制作人还是演员,都没有认真拍戏,总之拍完一部,不理好片、烂片,便急急推出市面赚钱!所以现在可谓是一个报应!
张:同意!盗版只是其中一个打击电影业的因素,但最致命的原因其实是电影人一直也没有求进步,每日也在滥拍、赚快钱。《英雄本色》一战功成,接下来出现多少部江湖片呢?《倩女幽魂》卖座,立即又有多少人跟风?所以我一直也很敬重tsuihark,他真的愿意创作,领导ch_ao流。
毓:过往大家没有居安思危,在风光的时候从没有为将来打算。
张:我们这个级数的影星,还可以拣选一下剧本但始终在中国人的圈子,有很多人情因素要兼顾,虽然明知某些剧本不值得接拍,但既然是某某人的朋友投资开拍,「盛情难却」,只有答允。开镜后即使发觉是粗制滥造,但既然答允了别人,也不得不去演,因为自己也不愿看见「烂尾」的情况出现。而且影片拍出来的成绩不论是好是坏,也会算到我们这些演员身上,所以即使自己不看好,也要尽力去拍。
毓:这种情况下影市怎会有希望?
张:另外,传媒也要检讨。电影市道已经如此不济,他们不但不协助振兴,反而落井下石,不断报道一些艺人的负面新闻。早前有记者来访问我,花了大半小时谈电影、谈唱片,但最后却有一个十八岁的女记者问我:“有人看见你在日本当街锡男仔喎?”我真的觉得很无聊,任何人想一想也知道,以我的身分,怎会在公众场合做这种事?但翌日报章的头条便是“leslie日本当街锡男仔”,之前谈的话题全部无影无踪。有时我觉得很奇怪,我在日本拍《星月童话》,已经招待得传媒很周到,他们要怎样影相、怎样做访问也可以,但结果因为“肥妈phone骚”的一个观众来电,便成为娱乐版头条,反而报馆、周刊派专人到日本仿的采访却成为配角!我觉得这简直是对记者们的一个侮辱:花了人力物力做的采访不被重视;一些空穴来风、不能证实的传闻却被捧到天上。
毓:读者看完这些报道,根本不会相信!
张:跟这些记者争论没有意思,所以干脆不接受访问。每个人也想“安居乐业”,现在我们这些艺人既不能“安居”,也不能“乐业”!狗仔队每天也在门外偷拍,影响我们日常起居生活,所以不能“安居”;电影市道低迷,盗版猖獗,又使我们不能“乐业”。传媒是否希望赶绝我们呢?说实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