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房地產我也要(1 / 2)
深水埗茶楼的蒸汽模糊了玻璃窗,张德看著土地署主任张启明將普洱倒入粗瓷杯,茶渍在杯壁留下螺旋纹——这与前世记忆中1996年拍卖会上对方的握杯习惯分毫不差。他推过牛皮纸袋,里面装著1987年葵涌码头改建项目的环评报告副本,夹著两张塞席尔银行的本票。
“张主任,xx地块的容积率规划,其实早在1989年城市发展白皮书就有伏笔。”他指尖敲了敲桌面,那里摊开著泛黄的政府公告,“您看这页,『未来十年重点发展文创產业集群』,配上即將动工的地铁九號线……”
张启明的瞳孔微微收缩,手中的紫砂壶悬在半空。张德知道,这个细节意味著对方想起了1991年被驳回的加薪申请——后世记忆里,正是这笔本票让张启明在三个月后调任地政总署。他適时补刀:“听说令郎想去英国读机械工程?帝国理工的实验室最近缺一批精密轴承。”
牛皮纸袋推回时,本票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半张皱巴巴的地块红线图。张德起身时,袖口的微型录音笔恰好录下对方的低语:“月底前走完招拍掛程序,记得用『星辉影业』的名义。”
新界工厂的铁皮屋顶在烈日下发烫,张德看著陈工掀开三號设备的齿轮箱,新更换的2:1配比齿轮正在高速运转,金属摩擦声比前世记忆中提前三年消失。他从西装內袋掏出皱巴巴的图纸——那是2005年才量產的影视灯调光模块草图,用红笔圈出关键参数:“按这个改,三个月后交货的tvb摄影灯,能做到0.1lux的精准控光。”
陈工的手在图纸上停顿:“张先生,这、这需要进口光敏电阻,现在市面上……”
“明天会有一批日本走私的rl-502到货。”张德打断他,目光扫过车间角落的废旧电视机——这些即將被拆解的显像管,將成为他改装vr眼镜的核心部件,“另外,把二楼仓库的旧胶片扫描仪翻出来,改成逐行扫描模式,能比嘉禾早两年实现数位化剪辑。”
工人们搬运木箱的声响中,他听见隔壁厂房传来爭吵。监控画面里,明达科技的採购经理正在刁难供应商,要求压低led灯珠价格。他勾唇一笑,从口袋里摸出大哥大,给香港电子商报的线人发送简讯:“明达囤积淘汰lcd组件,准备以次充好。”附带的照片里,木箱角落的“1989年產”標籤清晰可见。
尖沙咀星河影业办公室,李嘉欣盯著面前的剧本封面《科技港姐》,烫金字体在落地灯下闪烁。张德站在她身后,指尖划过她后颈的发梢,那里即將戴上的定製项炼,吊坠里藏著微型麦克风:“剧本第三幕,你要在暴雨中展示电子表的防水性能——记住,抬腕的角度要让镜头捕捉到『12』字表背。”
她转身时,剧本边缘划过他的领带夹——那是1990年尖东夜市的纪念品,实则是信號发射器,能將她的声音实时传输至隔壁的数据室。张德看著她翻动剧本的手指,想起前世她在2000年金像奖上的获奖感言,那时的星河电子表gg正在全球播放:“这场戏的水下镜头,我安排了《鹿鼎记》的武指,他知道怎么让你看起来既狼狈又优雅。”
办公桌上,关於林允儿的资料正在传真机吐出:jyp练习生档案、舞蹈视频分析报告、还有他亲手標註的“骨盆转动角度-火箭gg適配度78%”。他突然开口:“下个月去韩国,你负责和sm谈合作——就说我们能让他们的练习生戴著电子表上《情书》综艺。”
铜锣湾明达科技的新闻发布厅,记者们盯著大屏幕上的“最新lcd技术”演示,张德坐在后排,看著对方高管举起的样品——正是他上午在监控里看到的1989年旧款组件。他摸向西装內袋的bp机,震动频率传来三长两短的信號:资料已同步给竞爭对手。
“请问贵公司如何解释能耗数据与宣传不符?”有记者突然起身。
高管的笑容凝固在脸上,张德知道,这个问题来自他半小时前匿名发送的技术白皮书。当明达的財务总监衝上台耳语时,他已经走出大厅,大哥大里存著刚收到的消息:明达的银行授信额度被临时冻结,而冻结函的抬头,正是他今早拜访的土地署主任——那个刚收下塞席尔本票的张启明。
霓虹初上时,他站在明达总部对面的天桥,看著保安搬运一箱箱退货。前世记忆里,这家公司会在1994年吞併另一家公司的影视器材业务,而现在,他看著自己培养的商业间谍走出明达大门,西装內袋里装著对方的核心客户名单——这些,將成为明天成立的“星河光电”的首批目標。
湾仔办公室的吊扇吱呀作响,张德对著夏普pc-1500屏幕,將白天收集的信息碎片拼合:
-土地署的红线图扫描件存入编號“930322”的软盘,加密密码是张启明儿子的生日;
-工厂的齿轮配比数据同步至瑞士银行的保管箱,附带陈工的指纹备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