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星河用数据编织的网(1 / 2)
“不急,慢慢说”张德淡定的看著阿豪。
“有入侵者,大量入侵者,哎呀,说不清楚你跟我来”
两人来到星河总部。
地下三层数据中心的空调系统嗡鸣突然出现0.5秒的频率波动,张德敏锐抬头——这个异常与1991年袁泳仪错题本app的伺服器过载警报完全一致。
他摸向桌角的星河2號手机,热成像显示通风管道的温度比正常值高1.2c,管道检修口的锁孔有新鲜的撬动痕跡,缺口深度3.7mm,与上周尖沙咀五金店失窃的“蛇王”牌液压剪完全匹配。
货梯间里,四个穿机电维修制服的男人挤在一起,领头的“刀疤雄”用袖口蹭了蹭鼻尖——这是新义安“四九仔”收到攻击信號的暗號。
他们的工具包里,除了正常维修设备,还藏著三把西瓜刀、两支改装黑星手枪,以及明达技术顾问提供的“数据中心平面图”,图上用红笔圈出的伺服器位置,正是星河故意泄露的1993年废弃硬碟存放点。货梯在b3层停下的瞬间,刀疤雄的战术手錶突然震动,显示预设的“安全通道”图標全部变红。
他抬头看见走廊尽头的安保摄像头正在360度旋转,镜头表面的反光里,清晰映出自己领口的“龙纹刺青”——那是和胜和的標誌,而星河的数据中心,只允许新义安成员进入。
当黑客用明达提供的密码打开伺服器机柜,屏幕上跳出的不是数据列表,而是黎嘉馨1990年试戴电子表的监控录像。画面里,她腕间的表链正在滴落雨水,每颗水珠的轨跡都被转化为动態验证码,而键盘输入框下方的进度条,其实是星河防火墙的入侵检测程序。
“不对,这些伺服器是空的!”黑客的低语在防毒面具里迴荡,话音未落,天板的喷淋系统突然启动,喷出的不是水雾,而是特製的萤光粉末——成分与星河电子表背的防偽凸点完全一致,在紫外线照射下会显示出“lyf-1990”的微缩钢印。
刀疤雄带著手下退到后巷,突然被五辆粤港两地牌麵包车包围。车灯亮起的瞬间,他认出车头的“新义安”標誌——不是明达承诺的“独立行动”,而是捲入了两大帮派的火拼。
麵包车里跳下的马仔,手持的西瓜刀刀背刻著“湾仔之虎”的標记,正是三个月前被和胜和砍伤的新义安红棍“傻標”的復仇队伍。
“明达那龟蛋敢玩二五仔?”傻標的刀在路灯下泛著冷光,刀刃的弧度与星河2號手机的抗摔测试参数完全一致,“老子的地盘,容不得外人撒野。”
张德站在监控屏前,看著后巷的火拼现场。他知道,明达技术顾问提供的“和胜和支援”情报,早已被星河篡改——通过黑帮收数的数据分析,新义安在湾仔的势力范围比和胜和强40%,任何越界行动都会触发江湖规矩的“自动反击”。
“李哥,通知新义安的人,”他对著耳麦轻笑,“就说星河的硬碟,只有懂规矩的社团才能碰。”转身时,他的旧錶链在伺服器蓝光下闪过,表扣处的0.3mm鬆动,恰好卡住了明达黑客试图植入的病毒u盘。
当警方的衝锋车抵达时,后巷只剩下被萤光粉末標记的和胜和成员,而星河的数据中心,连通风管道的灰尘都维持著1994年的沉降密度——那是谢尔盖团队测算的“最不易察觉的入侵痕跡標准”。
张德摸出手机,查看明达的股价走势:在火拼消息传出的15分钟內,其股价暴跌17%,而星河的安防概念股逆势上涨。他知道,这场没有枪声的战爭,胜利的关键从来不是武器,而是对港岛江湖规矩的精准解构——当明达试图用金钱打破“地盘划分”的潜规则时,就已经输给了星河早已编织好的“数据江湖”网络。
腕间的旧錶链看似普通的0.3mm鬆动,实则是四年商业征战中,对港岛黑帮生態的精准拿捏。
第二天
香港会展中心后台上午10点
张德的拇指碾过全息舱边缘的微型凸点,那是按亚洲女性平均握力设计的防滑纹——明达的干扰信號正通过这些凸起转化为定位代码,0.1秒內锁定对方技术员的皮鞋內置电磁脉衝器位置。
他对著骨传导耳机低笑:“李哥,新义安的货车该卸货了——明达实验室的坐標,三秒前已经传到海关系统。”
发布会现场下午2点05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