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港岛运筹与欧陆博弈(1 / 2)

第66章港岛运筹与欧陆博弈

港岛总部环形会议室。

张德坐在七台crt显示器前,面前的卫星视频会议系统闪烁著雪点——isdn线路的128kbps速率让德国波恩的画面延迟2秒。

他看著屏幕里林婉仪的身影,她身著巴伐利亚传统服饰,袖口的微雕纹与谈判桌的樱摆件形成光学共振——这是提前设计好的文化符號暗示。

“穆勒先生,您看到的是我们与住友电工联合研发的五层渐变光纤。”张德对著麦克风说道,手指在键盘上敲击,港岛实验室的光纤模型参数通过卫星同步至波恩的三维投影仪。

屏幕上,光纤的微观结构以50层渐变展示,衰减率数据实时跳动:0.25db/km。德国电信cto汉斯·穆勒的瞳孔微微收缩,这个数值比爱立信的方案整整低了0.1db——在长途通信中,这意味著每年节省数百万美元的中继站成本。

突然,画面出现剧烈干扰。张德的敏捷属性启动,15米外的监控屏前,他仅用2.3秒就从座椅衝到操控台,心率从72bpm飆升至84bpm。

热成像显示,港岛卫星接收站遭到电磁脉衝干扰,信號强度下降40%。“谢尔盖,启动跳频通信。”他对著內线喊道,同时观察著干扰源的方位——来自菲律宾海方向,符合美国海军电子战飞机的活动范围。

林婉仪在波恩的谈判现场保持微笑,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作为星河驻欧洲的首席代理人,她早已习惯这种干扰。

“穆勒先生,”她轻轻转动手腕,露出星河定製的微雕腕錶,錶盘上的慕尼黑啤酒节浮雕隨光线变化呈现不同图案,“我们的技术不仅能提升通信效率,更能成为德国工业的隱形徽章。”

穆勒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著钢笔,那是星河赠送的微雕礼品,笔帽內藏著0.1mm级的光纤传感器,能实时监测他的握笔压力——这是张德为谈判设计的心理分析工具。

港岛总部的另一侧,谢尔盖正在解析美国司法部的最新指控文件。“他们声称我们窃取爱立信的蜂窝电话天线专利。”

他將软盘插入电脑,屏幕上显示著荷兰子公司员工访问爱立信技术文档的时间戳——1994年7月15日上午10点23分。

张德冷笑一声,智力属性让他迅速调取当时的监控记录:那天林婉仪正在港岛参加董事会,所谓的“员工”其实是美国安插的特工。

“通知我们在海牙的律师,”张德说道,“反诉爱立信抄袭我们1992年的计算器抗干扰技术,专利號us5343998a。”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