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苏黎世的陷阱(1 / 1)

第65章苏黎世的陷阱

1992年3月21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石墨烯实验室。

张德盯著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屏幕,二维碳原子晶格在电子束下清晰可见。他的智力属性快速计算著氧化石墨烯的层间电阻——0.003Ω·sq,比理论值低15%,这意味著星河微雕技术在电极材料上的突破已接近量產標准。

“张先生,瑞士信贷的律师团队到了。”谢尔盖的声音从实验室门口传来,他的西装內袋里装著加密的谈判记录。

张德摘下防静电手套,注意到谢尔盖的袖口有新鲜的咖啡渍——这是他们约定的“风险预警”信號。

会议室里,六位西装革履的律师正襟危坐。首席律师汉斯·米勒推了推金丝眼镜:“根据《中瑞科技合作协议》第7条,苏黎世联邦理工对联合研发的石墨烯电极专利拥有优先授权权。”

张德的敏捷属性让他捕捉到对方眼神中的犹豫——这是虚张声势的典型表现。

“米勒先生,”张德微笑著打开投影仪,“1991年11月23日的实验记录显示,星河提供的微雕工艺使石墨烯层间结合力提升22%。”屏幕上闪过带签名的技术文档,“根据协议第12条,核心工艺改进的智慧財產权归改进方所有。”他注意到对方团队的技术顾问微微点头——这是专业认可的信號。

突然,实验室的警报系统响起。谢尔盖衝进会议室:“苏黎世警察以『商业间谍』为由包围大楼。”张德的力量属性让他一拳砸在会议桌上,橡木桌面出现裂痕——根据压力传感器数据,这需要42kg的握力。“启动数据自毁程序,”他对谢尔盖低语,“带工藤小姐从通风管道撤离。”

在实验室的暗格里,张德取出一支银色u盘。这是星河最新的量子加密存储设备(基於1992年ibm量子通信实验原理),里面存储著石墨烯电极的核心参数。

他將u盘插入嵌在墙內的终端,启动自毁倒计时——30分钟后,设备將释放氢氟酸溶解所有存储介质。

当警察破门而入时,张德正冷静地整理文件。“警官先生,”他出示香港政府颁发的《技术出口许可证》,“我们的合作完全符合瑞士联邦智慧財產权法第187条。”他的魅力属性让他的语气充满说服力,“至於所谓『间谍指控』,我建议您查阅苏黎世量子电子公司的股权结构——他们的大股东正是美国司法部的秘密资產。”

凌晨两点,张德终於回到酒店。工藤静香递来一杯热咖啡:“数据已经通过星幣暗网转移至杜拜。”她的手指在咖啡杯上留下淡淡的指纹——这是星河生物识別系统的隱性標记。

张德点头,智力属性让他迅速算出:通过艺术品交易洗钱的成本比传统渠道低7%,而星幣的黄金背书使其在黑市的流通率提升40%。

“通知伦敦的律师,”张德对著卫星电话说道,“用我们在开曼群岛的壳公司收购苏黎世量子电子20%的股份。”他看向窗外,苏黎世的夜空闪烁著冷冽的星光。

摸出加点面板,智力属性加到52,魅力43——这些数值的提升,让他在今天的谈判中提前2.3秒识破了瑞士律师的法律陷阱。

美国司法部以“违反《出口管理法》”为由,要求冻结星河在欧洲的所有资產;同时,朝鲜特工偽装成苏黎世大学访问学者,试图窃取石墨烯电极的微雕参数;

而工藤静香的真实身份突然暴露——她竟是日本外务省的情报员,其携带的生物识別数据可能成为星河的致命隱患。

三重危机下,张德必须启动“公海数据堡垒”应急预案,同时通过香港立法局议员推动《科技专利保护法》修订,加快星幣在东南亚黑市的流通以筹措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