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1 / 2)
高忠义长叹一声说,事到如今,我看咱庄稼人么,也再寻不上个什么好法子了,只有给苍天龙王爷磕头祷告这一条路了。李福成何尝不清楚这些。老天不睁眼,官府不管百姓的死活,惟一盼着能祈来场好雨,四海龙王也纹丝不动,不肯施救万民,庄稼人还能怎样?极度痛苦而又无奈的李福成欲哭无泪,握着烟袋的手颤抖不已。不过,禀性坚韧的他很快又刚强起来,对于神灵的笃信,也给了他继续执着祈雨的信念,他对高忠义说:“既是这样,那咱就下恒心,一谱真心再好好求告天神龙王爷吧!”
高忠义听了眼前一亮:“对嘛,我这回来,也就是为了这个事。”高忠义补充道,老哥,我琢磨着,这回我们祈雨,一定得把阵势闹得大大的,要把咱这里的八大庙会,所有的天神龙王,全都请起来;你是白龙庙的会长,你挑这个头,名正言顺;只要我们一谱真心,万民祈祷,我就不相信天神龙王爷不开恩?
“你说的也是。这几年我们闹祈雨,总是一庄一会的,阵势是不怎么大,这么祈雨,救小灾还罢了,救大灾怕是不行。”
可是,李福成也担心,这几年天候无常,若是这回再把周围几十里的天神龙王一起请驾起来,兴师动众一场,天神龙王们依旧两眼紧闭,滴雨不落,哪又该如何给大家伙交代了呢?再说,如今人多嘴杂,我一个白龙庙的会长,好不好搬动人家其他几个庙会的人呢?经过一番权衡,李福成下定了决心:“祈!不但要祈,咱还要把阵势闹大,惊天动地!”
当下,李福成叫来了户里的侄子李续仁。李福成把想法说给了李续仁,让他写上几封邀帖,分头送给周围几个庙会的会长,邀请诸位会长乡贤,于五月十三日上午聚会白龙庙执事堂,共商祈雨降旱魔之事。
高忠义要起身回家,可李福成硬要留他住下。“看你,咱老拜识俩难得常能见面,既是来了,咋说也得住上一宿,好好拉拉话才是。”
明子爷留客的话一出口,他奶也赶忙跑过来附和道:“他干爷,盛着罢,有住处,你好不容易来了,着急什么,再忙也不在一半天上,你这么走了,那就生分了,是不是?”
其实,高忠义也是很想住一宿拉拉话的,只是又怕要他们伺前应后添了麻烦,见拜识哥嫂俩都挽留他,高忠义索性也就顺坡下驴住下了。
老拜识好不容易来了,不留肯定是过意不去的;但自打留下了高忠义,亮亮奶就在边窑地下转开了道道,怎么办呢,该给高家他干爷做点什么饭食呀?酒呢肉了的,肯定是没有,即就是一顿再普通不过的揪面片儿,也端不上来,总不能拿糠窝窝烩菜待客吧。老太太着实被难住了,暗自埋怨道:这个死老汉呀,你装什么胖架子呢,又不是不晓得咱家的穷光景?
亮亮奶把儿媳妇悄悄叫了过来,说:“亮亮妈,你好不好过去问问你三婶,或米或面,有的话给咱借上一半碗,就说咱家你干大来了。”亮亮妈脸皮儿嫩,干活从不惧怯,可要让她跟人家借东借西什么的,口还没张开,头却先低了下来。看出了儿媳妇的那股难为劲儿,婆婆马上改口道:“是这,你先给咱拢着火,我跟你三婶那里探摸探摸去,或许还凑手。”
亮亮奶抬起手理了理稀疏的白发,提了个小竹篮儿,里面放了个木半升,绕着墙根儿出了院子。她不想让高家他爷看见,怕看见难为情。
听亮亮奶一说,他三婶倒是答应的爽快:“哎呀我的老嫂子,你还真算是赶巧了,我跟你说吧,头夜里我家女子打发她女婿,刚送来了一点儿九谷米;我那女婿人实在,待我们也重,这二年没少吃我女子家的,还得瞒着她婆婆,这你晓得就是了;听女婿的意思,他打算到三边去,说天就这么旱下去,再不出去飙翻,这一家老小的,日子怎么过的下去呢?”
说着,朝门外瞭了一下,见外面没人便进到里窑,从谷草堆中压着的一个小囤子里舀出一碗,倒在升子里,顺手又用一块旧笼布苫在了上面。
亮亮奶实在觉得不好意思,他三婶推了一把亮亮奶的胳膊,说:“老嫂子,你可不要说这话,什么蹭不蹭的,你是谁,我是谁?他干爷大老远的来了,总得装个门面吧,眼下不是都在难处么,又不是寻常。”
“老哥你说,这二年四乡都在传说,天上三环套,地下人头泡,你说这话究竟有点影儿没?”聊到绥州这几年的怪异天气,高忠义问道。
“唉,那兀的这种天象,十有八九不是好兆头,凶多吉少。你大概也听过老人们说过的吧,大明崇祯年间,天上就出现过“三环套”,后来果不然应验了;同治四年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